《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37|回复: 0
收起左侧

[写人] 书生不弱,岂止写诗

[复制链接]

431

作品

442

互动

9721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4879
威望
171
精华
0
粉丝
6
好友
3
注册时间
2021-4-16
最后登录
2024-6-18
在线时间
864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4-5-31 09:43: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生不弱,岂止写诗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飘尽悲歌气,泥絮沾来薄幸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黄景仁 《杂感》

这是诗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诗。他要告诉我们:书生真是百无一用。他为何这样说?其理由有三点:

一是满腹经纶也无法实现自己蟾宫折桂的理想。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诗人十六岁,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三千名童子中,他考得第一名,人们无不称奇。其才华备受知府和知县的青睐,看来前途无量,谁知从那以后,诗人却屡试不第。诗人到处游学,寻访名师,并在途中遇到同乡洪亮吉,于是一起去常州龙城书院求学,在邵齐焘门下受教,同窗苦读,可惜也没有换来金榜题名。

二是无力迎娶自己心爱的表妹。诗人曾经有一位青梅竹马的表妹,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就如其诗《绮怀》所描绘那般,月下花开满枝头,他俩对坐相视,吹奏着幽远的曲调,那箫声婉转缠绵,一如诗人缱绻的心意。他俩之间的距离为零,现实是两人之间的差距如同银河那样深远。诗人弱不禁风,家中男子早丧,家庭如此贪穷,这段缘分当然没有修成正果。他在十九岁时,娶了赵氏为妻。

三是无能力照顾自己的家庭,上无法报答亲恩,下无力抚育幼儿。诗人曾在《别老母》一诗中写道: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由于多次科考都未考中,所以开始了幕府的生涯——这是未仕的读书人的另一条出路。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为了谋得一份微薄的报酬,去往外地做幕宾。诗人又将奔赴远方,他掀起门帘,拜别母亲。母亲满头白发,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早年间丧公婆、丧夫、丧子之痛,早已流尽了眼中的泪水,此时已欲哭无泪。她无限哀愁地看着这个唯一的儿子,他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只见他已两鬓微霜。人到中年,时运不济,生活穷苦,如今又即将远走他乡,为生计奔波,诗人内心深深地自责,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亲恩未报却又不得不离开。他不禁发出一句真切质朴的感慨“此时有子不如无”,让人心碎!

诗人在艰难困苦中挣扎着,在哀愁忧伤中纠结着。正如诗人《杂感》诗中所说,飘泊不定的落魄生活,把诗人诗歌中慷概激昂之气消磨而尽;十个人中有九个人是可以用白眼相向的,最没有用处的就是书生。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寒不可以蔽体,食不可以果腹,人们便认为读书写诗都是毫无用处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诗人伤心至极、无奈至极,因此对自己的评价是“百无一用”。

古代有许多仕途不顺的文人,难道都是百无一用吗?为了了解古代读书人的生活,我便让思绪穿越到春秋时期。从春秋回来后,我写下一首诗:

当年的孔子啊/他的勇猛堪比武松/任蛮牛拼了吃奶的力/还是败在他的手中

当年的孔子啊/他的矫捷堪比戴宗/任凭那野兔撒腿狂奔/也跑不过他的轻功

当年的孔子啊/他的箭术堪比花荣/儒将驾战车带兵肉搏/沙场上堪称大英雄

我看见,能文能武的孔子/我听见,孔子跟我们说话/“文武兼备”之说不会过时/内修外炼并重,少年则强

正如诗中所说,孔子是尚武的圣人。我的思绪曾经穿越到春秋时期,只见一位身高约1.9米的男子,在鲁国城内西南隅的矍相圃教给弟子们射箭,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十分热闹。这位高个子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开创了一个私塾,教弟子的知识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从一个穷书生成为儒家学派创始人。门下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不乏勇武之士——子路、冉求、子夏等人,精通武艺。

“夹谷之会”是孔子政治生涯中,最为光彩的一页。鲁定公十年(前500年),齐、鲁两国在齐国的夹谷举行了一次重要的双边会谈,由于孔子的果敢沉着、大智大勇,挫败了齐国的阴谋,迫使其归还强占的汶阳之田。在夹谷会盟的时候,孔子提剑杀死了企图对鲁国国君动手的人。会后不久,孔子以大司寇之职摄行相事,即代替鲁国执政之卿管理鲁国最高的行政事务。

孔子曾经说过:“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的经世治国思想要求文武兼备。此刻,我由此想起了诗人黄景仁的人生经历。

从小体质羸弱的诗人,经历了命运的无情摧残,多次远离家门外出谋生,途中饱尝羁旅的辛酸与苦楚,身心早已不堪重负。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诗人越发穷困潦倒,拖欠他人钱款无力偿还,被迫到处躲债,由于路途奔波,病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终于结束了时乖命蹇、贫苦困顿的一生。

假如诗人自小习武,身体也不至于如此羸弱,奔波在路上也不会病倒。习武有成之日,便是诗人大展拳脚之时。相信文武双全的诗人,不但能改写命运,而且能成就一番事业。只可惜,人生看到的只有结果,没有如果。

现在再让思绪穿越到唐朝吧。只见洞庭湖畔,站着一位剑客,手握一柄宝剑,“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双眸光照人”,正瞪着面前一只老虎。原来伟大诗人李白与老虎搏杀来保护友人的尸身……

然后又穿越到北宋。只见一位青年军官跃马横枪,将前来接收河西三州的西夏军全部赶出境外。当时宋高宗赵构在金兵的逼迫之下,割让河东、河西两路等黄河以北州府,将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并入西夏的版图。时任晋宁军兼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徐徽言非常悲愤,拒绝承认朝廷诏书的合法性,还毅然挥师收复河西路麟、府、丰三州及岚、石等州……

再穿越到南宋。只见一位青年英雄,率领五十名勇士,骑上快马,连夜向金营飞奔而去。原来著名词人辛弃疾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摸进营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正与金兵喝酒的叛将张安国生擒……

最后穿越到南宋末年。只见一位仪表堂堂的宁海军节度判官,亲自示范作战技术,特别是徒手相扑格斗,常把军中的小伙摔得东倒西歪。他就是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天祥。他倾家荡产招募兵马,多年苦练一身相扑功夫,正是凭这本事,带领义军多次杀出重围。他发兵勤王保驾,痛斥议和派,坚持对元作战,历经生死磨难……

从古代穿越回来后,我写下一首诗:

你是文弱书生/弱不禁风的学生/不受百炼怎能成钢?/古有李白手持三尺青锋/仗剑行江湖,惩恶除奸/斗虎保全友尸,尽显威猛/词中之龙,宋代辛弃疾
/奋起聚义参加抗金斗争/闯营擒汉奸,威震敌胆/文武双全的抗金英雄

你是文弱书生/考中状元的学生/不受百炼怎能成钢?/古代状元是钢铁长城/宋代有抗金英雄徐徽言/文天祥宁死不屈守忠诚/文武兼备的国之栋梁/谁说书生弱不禁风

你甘当文弱书生吗?/不。你发出虎啸之声/告别井底之蛙,登上顶峰/我知道,你是未来的王子/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时代呼唤诗侠与词侠
下一篇:儿童节小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13 , Processed in 0.359375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