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168|回复: 2
收起左侧

[思想杂谈] 生活需要仪式感 伊人/原创

[复制链接]

88

作品

337

互动

4179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3143
威望
2498
精华
6
粉丝
9
好友
8
注册时间
2018-2-17
最后登录
2022-1-21
在线时间
213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王丽君
发表于 2018-3-21 09: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活需要仪式感
                              
伊人/原创

今天,是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天气渐暖,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由此,农民也就告别农闲,开始春耕了。所谓“龙抬头”,其实是指经过冬眠后,白虫开始苏醒。所以二月二也叫“春耕节”、“春龙节”。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有一番讲究。这一天的吃食也多以,龙字命名。有吃春饼的,叫“吃龙鳞”,吃面条的,叫“扶龙须”,吃米饭的叫“吃龙子”,吃馄饨的叫“吃龙眼”,而吃饺子则叫“吃龙耳”。五花八门,吃法不一。

我们这儿的传统是在二月二吃饺子,也就是“吃龙耳”。为什么流行这样的吃法,我倒不得而知。但我却是遵从这传统的吃法。

其实,很多由前古留下来的不论是谚语还是习俗,都是不无道理的,因此,得以千古流传,经久不衰。

每逢一些节令,都有与之相称,带着某种讲究和寓意的食物。比如:立春要吃春饼,端午要吃粽子,立秋要吃肉长秋膘,正月十五要吃元宵等等。其实,光是饺子这一食物,是要在很多节令必吃的,年三十的煮饺子,正月初一、初五、十五、二十五都要吃饺子。饺子,无疑在中国人的饮食中是寓意美好的,常言说,好吃不如饺子嘛。

按现在人的生活水平来说,饺子,早已不是我们小时候的稀罕又奢侈的吃食了,早已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家常便饭了,想吃随时可吃。

有些心灵手巧的主妇们,在节日的饺子宴上会大作一番文章,大显身手一下,他们不嫌麻烦,用好几样颜色的蔬菜汁和面,包出五颜六色的饺子,视觉上就很让人享受,也增加了节日美好的气氛。

我虽没包过蔬菜汁和面的多彩饺子,但对哪个日子必须吃饺子的讲究我还是很在意的。常听长辈说“上车饺子,下车面”这样一个俗语,虽然我从来没仔细斟酌过它的具体含义,“下车”的面可以忽略,可吃可不吃,但“上车”的饺子,也就是常说的“发饺”一定得吃的,因为我总认为这临行前的饺子是寓意着诸事顺意的。所以自儿子上高中以后,我对吃“发饺”这事,从未马虎过。只要返校前的最后一顿饭,我一定会给他包饺子吃。若赶上儿子吃完早饭就得返校,我宁可起大早也得给他包饺子。吃饺子也不是奢侈的事,吃啥都是吃,那就依照老习俗老规矩吃。很多年来,这也成了我的习惯了。至今儿子说起他长这么大最爱吃的食物,总会得意的说:最爱吃的还是我妈包的饺子!

都说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样的讲究看似有些唯心迷信,但它也算是一种生活中的仪式感。把亲人的远行或出发,把短暂的离别,借于美味的食物,予以吉祥顺利的美意,无疑是对游子、亲人一种殷切又美好的祝福。

仪式感传递了温暖和亲情,是亲人间表达爱的一种方式。


有些传统节日和特定日子的吃饺子风俗是饮食上的仪式感,也是仪式感里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谓的仪式感,我以为就是郑重地对待一个特殊的日子,使它别与其他普通的日子,把这个日子过出生色和光彩来。这仪式感不仅仅是在这些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的饮食,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讲究,比如,就像今天二月二讲究的剃头发,还有春节这个传统又隆重的节日,我们还要放鞭炮、贴春联、放大假、走亲戚、会朋友,还有其他热闹的民间庙会和文艺表演等。清明节的祭祀先人和故亲,端午节的赛龙舟,中秋节的赏月等都是节日里仪式感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的日子无非都是今天在复制着昨天,周而复始的无限循环着,久而久之,单调又厌倦,难免会让人产生无聊、乏味又烦躁的感觉。所以给枯燥的生活增加一些明亮的色彩,仪式感无疑是起着重要作用的。

因为有了仪式感,让普通的日常里总有一种期待,期待生活中时不时的有小惊喜的出现,比如与同学朋友好姐妹好兄弟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聚会、K歌、叙旧。仪式感让我们会对生活心存敬畏,充满希望,消除困顿,化解消沉。偶尔的或时常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观赏湖光山色,去领略旖旎风景,去给心灵放个假,打个盹,就是一种仪式感。仪式感能激起人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由衷热爱。

日常的生活就应该是被一个个仪式感串联起来,让仪式感成为生活的调味剂让平淡无味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小小说】张鸥 | 滴泪心碑
下一篇:文字最懂我


烧菜煮饭做羹汤,读书写字弄文章。一手烟火,一手诗意!想了解我更多,欢迎扫码关注我,期待有缘的你相遇伊人的百草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9

作品

2999

互动

1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10494
威望
10801
精华
13
粉丝
86
好友
32
注册时间
2018-2-13
最后登录
2024-9-7
在线时间
4427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3-21 20: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民俗,我们这代人还知道,下一代恐怕知道得就很少了。希望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习俗能够得以传承下去!殷凤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作品

337

互动

4179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3143
威望
2498
精华
6
粉丝
9
好友
8
注册时间
2018-2-17
最后登录
2022-1-21
在线时间
213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王丽君
 楼主| 发表于 2018-3-22 08: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fngsrjg 发表于 2018-3-21 20:38
这些民俗,我们这代人还知道,下一代恐怕知道得就很少了。希望祖先留下来的传统习俗能够得以传承下去!殷凤 ...

是的,越往后很多传统的习俗会越来越淡,没了传承,逐渐的会消失。感谢妹妹的关注和留言!认识你真好!常来哦!


烧菜煮饭做羹汤,读书写字弄文章。一手烟火,一手诗意!想了解我更多,欢迎扫码关注我,期待有缘的你相遇伊人的百草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9-8 08:54 , Processed in 1.390625 second(s), 4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