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3-12-20 13:01 编辑
小说连载《汉初风云》第003回(中)奸臣赵高残害蒙恬蒙毅
第三回:忠厚扶苏遵遗诏含悲自尽 赵高摧栋梁杀害蒙恬蒙毅(中)
唐代诗人胡曾在他的《咏史诗.杀子谷》中为公子扶苏打抱不平道:
“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戍边时。
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12)
诗句中吐露出诗人对李斯、赵高之流卑鄙作为的憎恶与谴责。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10年)九月,胡亥为秦始皇主持葬礼之后,继位登基,成为秦二世皇帝,赵高自任郎中令(13),位列九卿,掌控宫廷护卫大权及监督百官言论,李斯仍为丞相。
公子扶苏被害不久,处心积虑篡夺朝廷军政大权的奸贼赵高,与李斯相互勾结,再向自己的心头之患、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的蒙恬、蒙毅兄弟二人伸出了毒手。
赵高心里清楚,蒙恬是秦始皇最信任的战将,手中握有三十万重兵,有勇有谋,战功赫赫,德高望重,其地位难以撼动,有蒙恬掌控秦军兵权,任何人休想兴风作浪。而其弟蒙毅是秦始皇生前最为宠信的近臣,官拜上卿,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深孚众望,蒙氏兄弟二人得到大臣们的一致拥护和敬重。
蒙氏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形成了护卫秦朝安全的一道屏障,蒙恬兄弟不除,赵高独揽朝廷大权的图谋与野心便难以实现,为此,赵高如坐针毡,寝食难安,为除掉蒙恬兄弟二人费尽心机。
赵高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加害于蒙恬、蒙毅兄弟,还有他个人的怨恨。赵高早年曾因贪污钱财触犯刑律,秦始皇下令将赵高案交由蒙毅审理。经调查审问,赵高贪污钱财证据确凿,无可抵赖,蒙毅遂按律判处赵高死罪,并将案情禀报秦始皇。
始皇帝嬴政阅完赵高的供词,思虑片刻,终是不忍心杀掉赵高,他对蒙毅说道:“赵高触犯刑律,论罪当诛,乃是他咎由自取,怪不得别人。然而,朕念及此人精通法律,书法颇有造诣,是个人才,且平时勤勉乖巧,对朕悉心侍奉,办事稳妥,从无差错,便免了他死罪罢,可罚其俸禄一年,保留官职,上卿以为如何?”
蒙毅心里明白,始皇帝虽然外表冷峻,不苟言笑,实则胸襟宽广,对大臣们尤为宽厚仁善,自称王执政以来,皇上从未诛杀过功臣,即便大臣战败或是犯下过错,皇上也不轻易斥责。蒙毅见始皇帝亲自为赵高说情,自然不便坚持处死赵高,只好施礼说道:“喏,谨遵圣命,臣这就去办理此事!”
然而,正是秦始皇嬴政的这番善心,才留下了危险的祸根,让大秦最终毁于奸臣赵高之手!
赵高被始皇帝赦免释放出狱,非但不知悔罪感恩,反而对蒙毅恨之入骨,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是,由于秦始皇十分信赖蒙恬、蒙毅兄弟二人,赵高虽然暗地里恨得咬牙切齿,却一直无从下手,秦始皇驾崩之后,秦二世胡亥继位称帝,赵高实施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天,赵高趁胡亥正在望夷宫与嫔妃饮酒作乐之际,进宫向秦二世胡亥说道:“启禀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因为赵高曾是秦二世胡亥的师傅,二人关系密切,胡亥毫不避讳,在龙榻上一手揽着一个妃子,笑嘻嘻地问道:“赵大人有何要事,要亲临皇宫面见朕奏报?”
赵高答道:“启禀皇上,据臣所闻,大将军蒙恬自恃功高盖主,在北疆拥兵自重,擅自蓄养甲士,不从朝廷节制,公然反对您继承皇位,有谋反之嫌,应下诏削去兵权,捉拿问罪!”
“噢?确有此事?”胡亥听了虽然十分恼怒,但是心里明白,蒙恬乃不可多得的帅才,朝廷栋梁,智勇双全,威震北疆,战功卓著,令匈奴人闻风丧胆,一直深受先帝的宠爱和信赖,今后仍然是朝廷倚重的大臣。胡亥听赵高说蒙恬有谋反之心,要严加惩处,有些将信将疑,犹豫不决。
胡亥问赵高道:“这蒙恬乃朝廷重臣,又是军事统帅,深谙兵法,勇不可当,果真有谋反意图?当前北有匈奴之患,烽烟未息,如除掉蒙恬,谁可担任其大将军之职?”
赵高早知胡亥拿不出主意,已经有所准备,回答道:“启禀皇上,蒙恬位高权重,结党营私,其势力不可小觑,现在不除,必成大患,北疆若不平定,将直接威胁都城咸阳的安全。在下向皇上举荐一人,此人乃蒙恬的副将王离,他是我朝开国名将王翦之孙,久经战阵,有勇有谋,对皇上忠心耿耿,且王离将军一向与在下关系不错,堪当大任!”
秦二世胡亥正忙着与妃子调笑取乐,听了赵高的提议,略一思索便点头对赵高说道:“嗯嗯,如此甚好,既然是郎中令大人举荐,想必这王离必然有些本事,不会辜负朝廷重托。请赵大人替朕拟旨,立刻逮捕蒙恬兄弟,问明罪行,按律处置,升任王离为上将军,统领北疆秦军!”
赵高获得秦二世胡亥的旨意,随即勾结李斯拟好皇帝诏书,命手下持皇上诏书将蒙恬骗至阳周城内(陕西靖边县杨桥畔镇一带),将其拘捕入狱,同时抓捕在上郡(治所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监军的蒙毅,分头审问。
赵高命狱吏对蒙毅施以严刑拷打,逼迫蒙毅招认犯了谋反之罪,蒙毅宁死不屈,拒不认罪,赵高遂下令将蒙毅杀害于狱中。
赵高报了当年蒙毅判他死罪之仇,紧接着对下属党羽说道:“蒙恬谋反罪证确凿,念在他曾有功于朝廷的份上,就让他自行了断罢!”
(未完待续)
注解:
(12)呜咽泉位于今陕西绥德辛店乡的一个村子里,村子的名字也叫呜咽泉村。相传扶苏自刎之地有泉水涌出,其声如咽,后人名之曰“呜咽泉”。
(13)郎中令,秦代九卿之一,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官员,负责皇帝侍卫,官员言论、举荐、任免,军事征伐等事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