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10|回复: 0
收起左侧

[写人] 时代呼唤诗侠与词侠

[复制链接]

431

作品

442

互动

9721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4879
威望
171
精华
0
粉丝
6
好友
3
注册时间
2021-4-16
最后登录
2024-6-18
在线时间
864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4-5-29 11:05: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代呼唤诗侠与词侠

弹剑狂歌过蓟州,空抛红豆意悠悠。

高山流水人何在,侠骨柔情总惹愁。

——梁羽生《七绝》

这位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创作了35部小说,并创作了41首诗词。其中有一首是他在《七剑下天山》中的词作。

笑江湖浪迹十年游,空负少年头。对铜驼巷陌,吟情渺渺,心事悠悠。酒醒诗残梦断,南国正清秋。把剑凄然望,无处招归舟。

明日天涯路远,问谁留楚佩,弄影中州?数英雄儿女,俯仰古今愁。难消受灯昏罗帐,怅昙花一现恨难休,飘零惯,金戈铁马,拼葬荒丘。

这首《八声甘州》,宋代苏轼、辛弃疾、柳永写过,元、明、清鲜少有人写,难有成功之作。这个词牌双调97个字,前后段各9句,共有6种变体,所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梁羽生敢于挑战这个高难度词牌,写下这首成功的作品。他的文字功底,让金庸很佩服,也说自愧不如。

金庸也创作了15部小说,书中引用了不少诗词。《笑傲江湖》有“玉碗盛来琥珀光”,引自唐代李白《客中行》;《鹿鼎记》有“十年一觉杨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引自唐代杜牧《遣怀》;《书剑恩仇录》有“并刀如水,吴盐胜雪”,引自宋代周邦彦《少年游》。《侠客行》有一句是“锦带佩吴钩”,引自南北朝鲍照《代结客少年场行》;还有一句是“男儿何不带吴钩”,引自唐代李贺《南国十三首其五》……

金庸在新派武侠小说中引用古诗词,为作品增辉添彩。他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常常被称作“金大侠”,可他不是大侠,更不是“诗侠”。须知古代侠士也是诗侠或词侠,他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词。今天,我们读中国古诗词,了解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常读古诗词,就能感受到古人身上那股侠气。

唐代侠气纵横的诗句俯拾皆是,读来让人热血沸腾。初唐四杰之一杨炯《紫骝马》:“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初唐四杰之一骆宾王《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唐朝中期文学家令狐楚《少年行》:“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唐代边塞诗人高适《燕歌行》:“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塞上曲》:“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著名诗人、词人温庭筠《侠客行》:“宝剑黯如水,微红湿馀血”;唐代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储光羲《贻从军行》:“马上吹笛起寒风,道傍舞剑飞春雪”;诗人顾况《杂曲歌辞·行路难》:“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诗人张祜《从军行》:“一卷旌收千骑虏,万全身出百重围”;著名诗人王维《少年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伟大诗人李白《无人行》:“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李白提笔写诗,也能仗剑杀人。在一次斗鸡活动中,有几个地痞流氓混迹其中,惹是生非,年轻气盛的李白便与他们纠缠了起来。当时李白一怒之下,大发神威,拔出宝剑,一连手刃了好几个泼皮。李白曾自述“手刃数人”,还为此而感到自豪。

李白尚武,十五岁就浪迹天涯,结识的皆为燕赵之豪杰。身骑饰金骏马,腰佩龙泉宝剑,他平时的装束,就是规仿侠士。“袖有匕首剑,怀中茂陵书。双眸光照人,词赋凌相如。”崔宗之的诗《赠李十二》,便是“侠客”李白的真实写照。自少年时,李白就开始学剑,虽然身材不够高大,但是身轻体健,有万夫不挡之勇。当时公认斐旻是天下第一剑客,而李白被称为斐旻最得意的弟子。“剑圣”师傅天下第一,徒弟可称天下第二。

可以这么说,李白是一位剑木高超的游侠。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和老乡吴指南一起出川同行,路上游山玩水,十分惬意。当两人来到洞庭湖畔时,好友却不幸暴病而亡。李白抱着尸身痛哭,尚未来得及安葬,面前突然跑来一只猛虎,屡次想要把尸体叼去。李白手持三尺鱼肠剑坚持不离开,仗着武艺高强,拼命护住好友的尸首,最后把他埋在洞庭湖边。后来,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一文中,将斗虎保全友尸之事记录下来。

李白曾写下一首五言古体诗《侠客行》,同样充满了一种侠客精神,震撼人心。诗人对侠客颇为推崇,十分赞赏他们的侠义行为,也曲折地反映了诗人所具有的豪侠之气。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锤,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可以这么说,李白是一位“诗侠”,继他之后又一位“诗侠”是刘叉。唐代诗人刘叉有一首侠气冲天的诗叫《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诗人也是一位节士,有气节操守,年轻时处事纵任意气,同时又看重义气。据说,诗人是因路见不平而拔刀相助闹出人命案,幸遇皇帝大赦而脱罪,转而走上读书作诗的道路。后来,诗人在此诗中,对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问题进行了深度反思和慨叹。诗人对很多不平之事发生在周围,心里充满了愤怒,于是不断对它们进行抨击,但不平事太多,多得把胸中那把与不平之事相抗争的“刀”都渐渐地磨损了。此诗用“磨损的刀”这一最普通、最常见的事物,比喻胸中受到压抑的正义感,把诗人心中的复杂情绪和侠义、刚烈的个性鲜明地表现出来。诗人对自古相传的匡扶正义之刀是肯定的。诗人认为正义感的人变少了,“万古刀”就会磨损下去。只要世上见义勇为之士变多了,不平之事就会减少。那么不平之事少了,见义勇为之士的委屈也会减少。

这样,社会上将出现更多的侠士,这些不求回报,杀不义之人,为人报仇者,帮助他人的人,都可以称为侠者。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侠之小者;除暴安良,惩恶扬善,侠之中者;为国为民,拯救苍生,侠之大者。而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辛弃疾就是侠之大者。

在青少年时代,辛弃疾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养成了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他是南宋最勇猛的文人,他是最抒情的将军。当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之时,在其后方的汉族人民由于不堪金人严苛的压榨,奋起反抗,二十一岁的辛弃疾也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当听到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所杀、义军溃散的消息之时,辛弃疾便率领五十多人袭击几万人的敌营,把叛徒擒拿带回建康,交给南宋朝廷处决。由于在起义军中的表现,以及惊人的勇敢和果断,使辛弃疾名重一时,因此宋高宗便任命他为江阴签判,从此开始了他在南宋的仕宦生涯。后来,宋孝宗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所以辛弃疾写了不少有关抗金北伐的建议,如《美芹十论》、《九议》等。但朝廷却反应冷淡,只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最后,辛弃疾因在地方上大刀阔斧地整顿、创置“飞虎军”等事,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便被交章弹劾,罢去所有职务。

辛弃疾一生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他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说: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一梦醒来,可惜已是白发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可以这么说,辛弃疾是一位“词侠”,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任何时代都需要这样的词侠。即使是今天,我们也非常需要这样的诗词,我们都在呼唤着诗侠与词侠。

要知道,我们所写的诗词已缺失了这种侠气。我们要敢于说真话,诗词内容要与时俱进,讴歌正能量,摒弃破旧,抨击丑恶。我们的诗词要像鲁迅先生的杂文那样,是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我们心中藏着那把自古相传的匡扶正义之刀,对见义勇为的思想和行为是肯定的,是支持的,是褒奖的。

最后,让我们来读一读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是诗也是檄文,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毒舌古诗词怎么写
下一篇:书生不弱,岂止写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13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6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