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901|回复: 3
收起左侧

[叙事]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复制链接]

14

作品

17

互动

563

积分

二星作者

成绩
355
威望
171
精华
0
粉丝
14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21-4-20
最后登录
2024-6-17
在线时间
403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韩秘宝
发表于 2024-6-4 08:2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黙然 于 2024-6-4 10:11 编辑

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游记)



韩秘宝


走遍了大江南北,踏遍了三山五岳,西藏就成了我最后还未“开垦”的土地。各种“高反”的传说曾一度打消我“挑战”西藏的念头,但韩红的一首“天路”又勾起了我对“天堂”的向往。2024年5月21日,下定决心后的我终于自北京西站乘上了Z21次去往西藏拉萨的唯一一趟专列,踏上了“寻梦”之旅,来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对身体健康的最好筛查

     
      火车过了格尔木,海拔由2829米不断上升拔高,个别游客开始出现头痛、耳鸣、胸闷、肚胀、喘不上气等等“高反”症状,
       有人问,为啥不提前吃“红景天”?
       有的说:“吃了,提前好几天就吃了,可还是感到不适!”
       有的说:“得提前一个月就吃,你吃的晚了!”
躺在上铺的我心想:我啥也没吃,可没有任何反应,难道我的身体还行?
       正当大家议论纷纷之时,一位个头不高,长相却很甜美的女“列车工作人员”来到车厢,进来后就向或躺或坐或在过道上溜达的旅客们介绍起进藏的注意事项,诸如第一晚不要洗澡,旅游途中不要跑不要跳,走路要缓慢不要着急,遇事不要激动不要大喊大叫,感到不适时要及时吸氧等,热心的讲了足有一个小时后“落脚点”来了,说她给大家推荐一下她带来的抗高反的“神药”——《行天源》,一袋里10小袋,一袋150元人民币,每次喝一袋,每天喝三次。
       虽然大家恍然大悟后才知道她是来“推销”的,但有病乱投医,已经有了高反的游客迫不及待的赶紧抢购了起来,没有高反的个别游客本着听人劝吃饱饭,有备无患的心态也买了一袋两袋的,而我心想,是“药”三分毒,能不吃就不吃,所以,无动于衷的躺下继续“睡觉”。
       列车进入关灯拉窗帘的夜间模式,喧闹的车厢渐渐安静了下来,多数旅客都躺在自己的铺位上,或举着手机“吸毒”,或闭目养神的静思,或缓缓的进入梦乡,而我,被我对铺的游客的呼噜声吵得久久不能入睡,几次想动手拨拉拨拉她,但看到她是个长发飘飘的美女,男女授受不亲,她打呼噜可以,你拨拉一下她就有可能变成性骚扰,想想后只好作罢。
       列车经过两夜一天加一个半天共40余个小时的长途爬坡奔袭后终于于23日中午到达了西藏首府拉萨市。
       坐上接地导游29座的大中巴后,才从导游口中得知我们本车此次西藏之旅行团队共26人,来自秦皇岛的12人,内蒙古赤峰市的10人,来自哈尔滨市的4人。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行程中,车上的26人将形影不离,一直在一起的。
       来自秦皇岛的12名游客已经在路途中就熟络了起来,大家在飞天宾馆入住后,大燕夫妻、洪哥夫妻、老李两口子都感到胸闷气短头发晕,办了入住手续后就赶紧到对面的药店去吸氧,老郭两口子更是购买了好几罐氧气瓶,以备不时之需。一路谈笑风生的心到佛知、潇洒哥却没听接地导游“下车后哪也不许去,就在宾馆休息!”的劝告,老哥俩办了入住手续后就迫不及待的到街上溜达去了。而没有任何反应的我,本想叫上同住一个房间的领队小帅哥阿杜一同出去溜达,可听到他说这也不舒服,那也不舒服,大把大把吃药的样子,只好安慰他几句后独来独往的走上了街头。
       昨晚在火车上还看到黑压压的天空阴云密布,先是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白雪飘飘,后在海拔降低至4300米的拉萨市当雄县细雨绵绵,没想到老天有眼,到了海拔3650米的拉萨市区后却云开日出,晴空万里,白云飘飘。
       走在宾馆前的纳金路上,仿佛来到了一个四周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低矮的楼房,寂静的街道,仿佛伸手可掬的白云。第一眼的拉萨就把我迷住了,我真的来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最主要的,我没有高反,路上没有,到了拉萨仍然没有。
       我忽然想到火车上一位游客的“至理名言”——西藏就像个放大镜,是对每个人身体健康状况的最好筛查。那么,经过初步筛查,我是身体倍棒,吃嘛嘛香的喽!
       于是,我禁不住激动的高喊了一声:“西藏,我爱你!拉萨,我来啦!”我这一喊,本以为会引起行人的回头,众人的围观,可事实上,在这南北狭窄,东西狭长的街道上本就没有几个行人,更不会引起众人的围观。只是感到在这小镇一样的拉萨街头,自己不算伟岸的身躯刹那间仿佛高大了许多。
   
藏传佛教充满神秘又震撼人心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我顺着纳金路漫无目的的向太阳西斜的方向走着,不觉间来到了路牌上显示的“八廓街”。忽然间,眼前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多得摩肩接踵,挤满了街道。他们满脸黝黑,穿着或华丽或朴素的藏族服装,不管大人小孩,不论男女老少,统统背着双肩包,右手举着转经筒,左手握着佛珠,面色凝重,口中念念有词。朝着我相反的方向,一往无前的走着,他们的所经之处,有无数个乞丐或坐或蹲或卧的等着“接”钱,因为藏传佛教信徒们经过乞丐身边时都会把事先准备好的1元、5元、10元甚至50元等大小不一的人民币主动塞进他们(她们)的手中,人潮穿梭过后,每个乞丐的手中都攥满了一大把钞票。
       从一位在路边等客的四川籍出租司机口中得知,今天是藏传佛教最重要的节日——萨嘎达瓦节,主要是在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就是我到拉萨的当天),也被称为佛吉祥日。这个节日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成道及圆寂的日子。在萨嘎达瓦节期间(当月的一个月内),藏族人民会举行各种宗教活动来纪念佛祖,包括:转经活动(就像今天遇到的信徒们以布达拉宫为中心,围绕着大昭寺、小昭寺、“转圈行走”转经,这种形式的转经活动叫做林廓。);布施(信徒们会发放布施包括给乞丐钱,给僧众烧茶敬食,在转经路边玛尼堆旁煨桑烟,焚香祭神。);放生(活动当月不杀生,不吃肉,不抽烟喝酒,把买来的活物放生。);祈福(信徒们会虔诚地转经筒,请喇嘛到家中诵经,供百盏酥油灯。);烧香(信徒们通过烧香来纪念佛祖,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众生安康。)
       因为互相交流无障碍,司机老弟和我相谈甚欢。天色将晚,天上忽然下起了小雨,我便和经过调整恢复体力后来赶到一起看了布达拉宫夜景的阿杜主动打了他的车“打道回府”。
       在接下来的行程中,我们相继游览了藏族民居,日久寺、扎基寺(女财神庙),大昭寺、小昭寺、药王山、布达拉宫等佛教圣地。通过藏民的“现身说法”和格桑梅朵美女导游的讲解,使我们感到了藏传佛教的神秘和震撼。那经过“试婚”卓玛(美女)怀孕后给男方家三头牦牛才能把扎西(帅哥)娶回家的别样婚俗,那转世灵童经过遗言遗书、打卦问卜、投湖观影、遗物确认、金瓶挚签等五关的秘密“选拔”,松赞干布和大唐文成公主的“丰功伟绩”、十世达赖喇嘛的坎坷经历,一幅唐卡一座移动的寺庙的传说,布达拉宫不是寺庙是宫殿的“误解”,武星李连杰上亿元的九眼天珠历经三次火供仍“面不改色”等等无不充满了传奇而神秘的色彩。前藏(今拉萨、那曲、日喀则、阿里等地)后藏(今昌都、山南、林芝等地)的地缘之分,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玛瑙、琥珀、珍珠等供佛七宝石的昂贵,塔藏、火葬、天葬、水葬、树藏、土藏等“等级分明”的佛教藏法,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火供法会,那朝圣者为了磕十万个长头明知“有去无回”也绝不“后退一步”的执着信仰,还有那信徒们追捧的把最值钱的献给寺庙、把死后的尸体献给天葬、只把功德留给孩子的“忘我”精神,每每听来都震撼人心。


每一处奇景都眼前一亮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到达拉萨的第二天,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奔袭,大中巴把我们送到了林芝市的巴松措景区。在藏语里的措翻译成汉语就是“湖”的意思。从秃山荒岭的海拔3650米的拉萨一路向东向南来到海拔3380米的巴松措,美丽的景色让人眼前一亮。
       只见低头是一望无际的碧水,抬头是蔚蓝如洗的天空,近岸是茂密丛生的森林,远山是洁白耀眼的雪峰。
       通过景区风景墙的介绍,使我们了解到巴松措位于距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50多公里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的景区。长约18公里,湖面面积约27平方公里,最深处达120米,湖面海拔3480米。
       一辆又一辆大中巴,把全国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的送进景区,景区逐渐沸腾了起来。有的穿上救生衣上了帆船游艇尽情戏水,有的走过连心桥,登上湖心岛拜谒古刹。游客们机不离手,眼不离景,岸边的森林,湖中的碧水,水中的帆船,湖心岛上的白塔,还有远处的雪山,不论是远山还是进水,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们来说,都是那么新奇和亮眼,都被不用胶卷的相机一一摄入镜框中。
       在林芝市的唐朝大酒店休息一夜后,大中巴又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奔袭,把我们送到了闻名中外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大峡谷,北起米林县派镇大渡卡村(海拔3000米),经由排龙乡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南到墨脱县巴昔卡村(海拔115米),在藏南地区靠近印度阿萨姆邦的地方),主体在墨脱县。从墨脱县甘登乡多卡村往上,一直到米林县派镇加拉村,是雅鲁藏布大峡谷无人区。从地图上看,林芝地区是地处我国西藏的东南边疆,共与印度、缅甸两个国家交界。
       景区中巴车经过弯弯曲曲的盘山道一会儿把游客们载入望不见沟底的深谷,一会儿又送上奇峰险峻的高坡,通过4个观景台的不同角度和人文历史,让游客们尽情领略了大峡谷的险峻、惊悚和传奇。也感受到了 “西藏小江南”的山顶是雪山,山坡是森林,山下是田园的殊美风光。
       以后的几天里,我们又马不停蹄的游览了最美318国道边海拔4560米的色季拉山垭口,站在漫山遍野的藏幡和雪地前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合影留念。到森林密布、瀑布高悬,石坡印景的天然氧吧卡定沟免费吸氧。还去海拔4998米的高山“悬湖”羊卓雍措景区“兜”了风。然后回到拉萨市,先后游览了扎基寺、小昭寺、大昭寺、八廓街、药王山和闻名中外的布达拉宫。
       没来西藏前,很多人都以为布达拉宫是一座大的寺庙,经过格桑梅朵美女导游的再三讲解和纠正,游客们才回到了布达拉宫不是寺庙是王宫的概念。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一说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另一说为,作为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后的王宫而建。于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为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整体宫殿具有藏式风格,外观13层,实际只有9层。由于它起建于山腰,大面积的石壁又屹立如峭壁,使建筑仿佛与山岗融为一体,气势雄伟。布达拉宫海拔3700米,占地总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平方米。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角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天公作美,游览布达拉宫那天又是个天晴气爽、白云低垂的好天气。我们团队来到布达拉宫广场时已是人山人海,准备进宫的游人排成了长龙。接地导游格桑梅朵昨天就和我们依依不舍的告了别。今天带领我们进宫的换成了更加年轻的小美女季导游。进宫前季导游为团队每个游客租了个要价60元的耳机,这样每个团队导游的讲解只有本团队的人听见,避免了导游与导游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的互不打扰。
       游客们通过海拔3700米的布达拉宫的大门开始顺着清朝时四品官员才能走的官道开始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攀登,直到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时,才见到了宫内的真容和奇景。牛奶刷就的外墙,黄金铸就的扶梯,金碧辉煌的大殿,画满壁画的墙壁,龙飞凤舞的木雕,贴满宝石的佛像,念念有词的高僧,每一处都彰显着这里的豪华和尊贵。据说,在这富丽堂皇的宫殿里,黄金是最不值钱的,最值钱的是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和历代达赖喇嘛的遗书遗物。




金珠玛米是藏民心中最亮的星星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韩秘宝.游记《我到了离天最近的地方》

   
        在藏民家做客家访时,我们喝着酥油茶,吃着牦牛奶片,倾听着大学毕业生,村书记的女儿卓玛进行的长时间的“忆苦思甜”。
       卓玛用现身说法的方式回忆了祖辈父辈们在农奴主的欺压下那当牛做马般非人的生活,她说多亏毛主席共产党派来了菩萨兵“金珠玛米”(解放军)打倒了农奴主,推翻了农奴制度,才使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做了真正的主人。她还提到电影《农奴》是新中国第一次在西藏拍摄,也是第一次全部由藏族演员出演的故事片。虽然文学高于生活,但确实是源于生活的,是根据农奴的真实遭遇改编的。影片中的农奴强巴被解放军解救,翻身做主人的经历就是所有农奴们的最真实的反映。
       卓玛说到激动时,竟泣不成声,声泪俱下。游客们也起了连锁反应,个个泪眼汪汪。
       是啊,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金珠玛米不仅帮助农奴推翻了农奴主,还帮住他们建立了新政权,为他们修公路,建铁路,盖楼房,有无数的金珠玛米把青春和生命都留在了西藏。
       在西藏的日子里,我们了解到拉萨市是北京、江苏援建的,林芝市是福建和广东援建的,应该说,西藏所有地级或县级以上城市都是我们内地对口城市援建的。人心都是肉长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了毛主席、共产党、解放军在藏族人民心中的位置。
       在许多藏民家,显眼的位置除了悬挂着毛主席和历任国家领导人的画像,更多的是金珠玛米的军帽、军装和八一军旗等“念想”。应该说,藏民是最知道感恩的民族,他们知道,在贫瘠的雪域高原上,没有共产党和解放军的帮助,就没有藏区今天繁荣、幸福、和平的生活。
“清晨我站在青青的牧场,
看到神鹰披着那霞光,
像一片祥云飞过蓝天,
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
各组儿女欢聚一堂;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
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青稞酒酥油茶会更加香甜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

       韩红的这首“天路”,唱哭了多少藏族人,又勾起多少内地人对藏区“一探究竟”的向往……

       作者简介:韩秘宝(偶用笔名寒流):男,满族,1963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公安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秦皇岛市作家协会理事。曾经军旅生涯21年,正营职中校转业。历任河北省秦皇岛市公安局科长、副处长、副支队长,四级高级警长、三级高级警长。
       主要作品:《把自己告上法庭》、《天敌》、《警服下的黑枪》、《在看守所的那些日子》、《火车上》、《背景墙》、《阻击战》、《逆行》等长、中、短篇小说40余篇,散文、诗歌、故事、报告文学及新闻稿件等600余篇,与人合著的《带兵艺术一百例》一书获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军版图书一等奖,并发至全军连以上单位。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说真话
下一篇:人生阶梯,勇攀正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作品

10

互动

68

积分

一星作者

成绩
49
威望
0
精华
0
粉丝
1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21-9-10
最后登录
2024-6-18
在线时间
88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6-4 11: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是一篇令人赏心悦目并极为震撼的美文,美文仿佛让读者也来到了拉萨街头和作者一起感受着,惊奇着,震撼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作品

25

互动

178

积分

一星作者

成绩
130
威望
0
精华
0
粉丝
2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21-8-30
最后登录
2024-6-4
在线时间
172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6-4 11:35: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最爱读作者的美文佳作,每一篇都能给人不一样的新鲜感和看了还想看,看不够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作品

23

互动

118

积分

一星作者

成绩
78
威望
0
精华
0
粉丝
2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21-5-28
最后登录
2024-6-6
在线时间
86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6-6 08:14: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实,亲切,感人!为作者的又一篇美文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1:38 , Processed in 0.437500 second(s), 45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