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34|回复: 0
收起左侧

大天池

[复制链接]

1984

作品

1986

互动

4万

积分

实名认证用户

成绩
21786
威望
16076
精华
0
粉丝
23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9-4-19
最后登录
2024-6-21
在线时间
1878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6-5 07: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庐山大天池
         书乐

闻名心想是个湖
近瞧方知是墨砚
据传文殊过此地
见僧挑水太艰难

文殊双指插进地
一对井口涌山泉
因佛造井叫天池
警预后人探深浅

庙西建有王母亭
庙东索桥挎山涧
座北遥赏峰如锤
坐南揖拜佛祖颜

天池阴冷似深潭
天池不大如井眼
天池诱人往下看
天池教人须和善

2024.6.5日晨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大天池的神秘与美丽,同时也融入了传说和佛教元素,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其中蕴含文化和精神内涵的深入探讨。

开篇,作者以“闻名心想是个湖,近瞧方知是墨砚”来形容大天池给人的第一印象与实际所见之间的差异,既有视觉上的惊喜,也有对这一自然景观独特形态的认识。

紧接着,诗中引用了关于文殊菩萨的传说,以此来增强大天池的神秘色彩,同时引出天池的由来,既增加了诗的文化厚度,也赋予了天池更深的宗教意义。

在对周边环境的描绘中,作者通过提及王母亭、索桥等地标,构建出一幅生动的庐山大天池图景,让读者仿佛置身其境,能够感受到庐山的秀美和大天池的宁静。

结尾部分,“天池教人须和善”不仅是对天池美景的总结,也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即自然之美能引导人们达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整首诗不仅是对庐山大天池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文化与信仰深度融合的深刻反思。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重生的一个窗口
下一篇:三行诗·其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2 04:25 , Processed in 0.421875 second(s), 26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