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4|回复: 0
收起左侧

我的同学何晓健

[复制链接]

1879

作品

2310

互动

3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17640
威望
43637
精华
3
粉丝
11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2-7
最后登录
2024-6-15
在线时间
720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4-6-5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同学何晓健  
                                                  朱海明

      何晓健,我的同学,也是校乒乓球队的球友。他父亲何志超是工委干部,母亲张瑞英是供销社职员,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人是城镇户口,吃商品粮的。我们打了30年交道,尤其是少年时,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当年,抬头营洋河水库修成后,水库边停着不少渔船,到了黄昏就没人了,我和何晓健就开始习练船技。当时的渔船都是固定桨,船帮两边一边一只的那种,划动时往后扳桨,和体育比赛的赛艇一样。大一点的船尾部有橹掌握方向,小一点的只有桨,有双桨有四桨,四桨的柳叶小船最快。
      划船好玩儿啊,二弟也和我们混在一起,是个小船员,以致后来成为游泳弄船打鱼的高手。我们曾划着小船趁夜偷鱼,偷的鱼在何小健家炖吃的。后来,渔人发现有人偷船偷鱼,收工后把船桨扛回家,我们就自己打了一对船桨,还偷了一只闲置船,当然这都是蓄谋已久经过侦查策划的。于是,我、何小健、二弟用自己的桨划着偷来的船,划到水库斜对岸的丘家寺拾柴火。当然这也是观察打听许久的,听说那里柴火多。果然,柴火真厚啊。晌午时分,柴火拾够了,捆在船头上,我们开始返航。忽然水面涌起波浪,起风了,南风。我们船往东行,正好斜风,船最怕斜风啊。我们努力控制着航线,但是风浪太大了控制不住,船行到中途就被吹到了岸边,我们只好卸船,背着柴火回家了。
      我、何小健、二弟还干了一件险事。那时1966年夏,我们三个正偷划我们二村大队的渔船。忽然来了几个忙着过渡的人,包括东街那个姓张的丫头,她是我上两班同学,在外面上高中,我们也算是老熟人。她连连恳求我们把她渡过去。无奈,我答应了。其他几个人也上了船,那叫不由分说啊。于是,何小健和二弟划桨,我摇橹,把这批客人渡到了水库南岸上了班车。回到北岸后,管船的李宝昆等人正着急呢,吓得我赶紧把刚挣的几块钱交给他们。李宝昆严肃的说:“你们好大胆子,偷船渡人,出了事儿还了得嘛!”侥幸的是,李宝昆没把这事报告大队,估计那几块钱可能被他们昧下了。
      后来,全部在校毕业生回乡后,何小健又到二村接受再教育,我们又在宣传队打了半年伙计。再后来我入伍了,何小健下乡到抬头营北的吕梁峪公社,曾到海南岛搞育种。我退伍回来,他家已搬到抬头营最后新地址北边的三里庄,他请我吃了饭。不久他去了抚宁县的小煤矿,我们联系少了。不久我参加工作到了柳江煤矿老柳江矿。后来几家小煤矿被柳江煤矿兼并,我又跟何晓健接上了头儿,他在矿基建科上班。1990年我调到总矿办公室当车管干部,他也升官了,不知怎么当上了曹山矿的副矿长。
      几年后,不知他去了哪里,到现在也没见过他,只听说得了脑血栓,住在什么小区,不记得了。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人生阶梯,勇攀正途
下一篇:我与桃李文化的渊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09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