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0|回复: 0
收起左侧

谈诗论词说知音

[复制链接]

1879

作品

2310

互动

3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17640
威望
43637
精华
3
粉丝
11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2-7
最后登录
2024-6-15
在线时间
720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诗论词说知音
                                             朱海明

      有一个词牌叫“长相思”,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之句,多写男女相思之情。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双红豆”,好听,似乎更有意趣。
      红豆,春光,红颜, 爱情……诸多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一股脑的涌上心头,不禁诗兴勃发,依律填制“长相思·红豆红”一阕,词曰:
      红颜红,红豆红。红豆红颜相映红,春来色更浓。
      红豆红,红颜红。长伴佳人花想容,幽情魂梦中。
      有道是无巧不成文,我有个博友,名江南红豆,是个扫眉才子,经常与我诗词唱和,也算是红颜知音吧。她有一首诗写得很好,于是依韵作了一首七绝回赠于她,诗曰:
      平生鹤趣推和靖,千古琴音数伯牙。
      不尽相思梅柳下,江南红豆女儿花。
      不敢妄言,我是很自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它巧妙地用了四个典,比较自然流畅,意趣也算是盎然吧,试谈之?
      林逋(bū),字君复,钱塘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人。性情孤高自傲,恬淡清洁,归隐杭州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终身不娶,以诗著名,人称梅妻鹤子。死后,宋仁宗赐谥他“和靖”。后人便尊称他为和靖先生。
      战国·列御寇·《列子》上说:著名琴师俞伯牙得知钟子期死,认为世间再无知音,一生不再抚琴。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中则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详细讲述了一个知音难遇的故事。历史遗迹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就在武汉龟山脚下月湖之滨,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黄鹤楼、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被誉为“天下知音第一台”。当代有电影《知音》,写的是讨袁名将蔡锷与歌女小凤仙的爱情故事,片中的插曲“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的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李谷一演唱,作为经典曲目,曾在全国广为传唱,风靡一时至今而不衰。
      明·汤显祖《牡丹亭·写真》中说:杜丽娘在自画像上题诗曰:“近赌分明似俨然,远观自在若飞仙。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是中国生死爱情的最佳典范,正如汤显祖在《牡丹亭》前言中说:“如杜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亦可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这和元好问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异曲同工。
      王摩诘(mó jié)的诗《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人尽皆知的千古名篇,由它衍生的诗文词曲和爱情故事不胜枚举,就不必赘言了。
      “百两黄金容易得,人间知己最难求。背地闻说知心话,但愿知心到白头。”这是经典越剧《红楼梦》的一段唱词,应该把“知音难求”诠释得明明白白了吧。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谈诗论典说黄瓜
下一篇:流风余韵话今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11 , Processed in 0.484375 second(s), 3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