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36|回复: 1
收起左侧

[历史] 长篇小说连载《汉初风云》第100回(中)韩王信叛汉投靠匈奴人

[复制链接]

353

作品

926

互动

9681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4702
威望
948
精华
2
粉丝
5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23-11-21
最后登录
2024-6-28
在线时间
1434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群 于 2024-6-23 21:14 编辑

   

长篇小说连载《汉初风云》第100回(中)

长篇小说连载《汉初风云》第100回(中)

           第一OO回:叔孙通首开大汉礼法先河
                 韩王信兵败叛汉投靠匈奴(中)

   为表彰叔孙通制定朝廷礼仪有功,刘邦任叔孙通为太子太傅,后来擢升叔孙通太常之职,掌管宗庙、文化、礼仪,位列九卿(184)之首,赏赐黄金五百斤。
   叔孙通谢恩之后,见汉高帝刘邦心情大好,便向刘邦推荐道:“启禀圣上,在下这些参与制定礼仪的学生,皆跟随我多年,学有所成,有理想抱负,还望圣上赐予他们一个前程。”  
   刘邦听了略一思索说道:“这有何难?既然是叔孙先生举荐,那就让他们在宫中做个郎官罢!” (185)
   叔孙通随后把五百斤黄金都送给了参与制定礼仪的鲁城儒生和自己的弟子,弟子们做了官又得到奖赏,皆欢喜雀跃,他们感激地对叔孙通施礼说道:“学生深谢先生提携之恩,您把握当世之要务,带领我等为朝廷制定礼仪,开了大汉施行新礼法的先河,真乃当今圣人矣!”   
   叔孙通通过制定礼仪、修订礼法等举措,不但维护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有序的君臣关系,而且使得汉高帝刘邦从最初不看好儒家学说,到后来逐步将儒学作为治理国家的正统理念,以仁德治国,行王道,重礼仪,有力地促进了儒家文化的复兴,这是叔孙通做出的重要历史贡献,对其后汉朝历代君主的治国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司马迁盛赞叔孙通为“汉代儒宗”,说他是“大直若诎,道固委蛇”,意思是说道理本就是曲折向前的,正直敢言者也能委婉地向君王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就在这时,韩王信派人自马邑送来急报,报告中称:汉军在与匈奴人作战中接连失利,匈奴军队已经兵临马邑城下,即将发起进攻,请求朝廷速派军支援。
   原来,韩王信过于高估了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几次出击均不敌强悍善战的匈奴骑兵,不但损兵折将,步步后退,而且使得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也遭受很大损失。汉高帝刘邦看了韩王信的军情奏报十分恼火,他没有料到,当年作战勇猛的韩王信手握重兵,却在匈奴人面前如此不堪一击,丢了大汉的颜面,便派出使者赴马邑对韩王信予以严厉斥责,令其尽快扭转战局。
   然而,此时的韩王信因为皇上调他去北方边境抗击匈奴已经怀恨在心,为求自保已经萌生了背叛朝廷的打算。韩王信受到朝廷斥责之后心里明白,如果无法尽快击败匈奴人扭转战局,后果恐怕不妙,极有可能被朝廷召回问罪,若是那样,自己眼下所拥有的一切将化为乌有。
   汉高帝六年(前201年)秋,韩王信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派出使者与匈奴人冒顿单于媾和(186),提出愿献出都城马邑,率军投降匈奴。冒顿单于见韩王信率数万汉军向自己投降,并献出马邑城,大为欣喜,立刻接受了韩王信的投降条件,答应派军队协助韩王信打回中原,与汉朝分庭抗礼。
   按照匈奴王冒顿的指令,韩王信勾结匈奴军队,以自己的叛军为先锋,越过长城南下向汉朝内地发起进攻,韩王信也成为汉朝第一个公开叛国投敌的异姓诸侯王。
   韩王信的叛军在匈奴军队的支持下,首先攻陷马邑正南方四百余里的大都市太原,然后继续向南推进,攻城略地,劫掠财产,占领了大片土地,消息传到长安,全城上下为之震动。
   汉高帝刘邦听说韩王信竟然背叛朝廷投降了匈奴,惊愕之下不由得龙颜震怒。当初燕王臧荼是因为担心朝廷迟早会翦除他而举兵反叛,尚未与匈奴人勾结,而且实力不强,而韩王信则完全不同,他熟读兵书,有勇有谋,手中又握有重兵,且熟悉中原一带的情况,如今勾结匈奴人进犯大汉疆土,对汉朝安定构成了严重威胁,是可忍孰不可忍!(187)
   (未完待续)
注解:
   (184)汉代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是朝廷各重要部门主管,地位极高,仅次于丞相。
   (185)郎官,即侍郎,郎中,皇帝身边的侍从护卫和随时提出建议的高级官员。
   (186)冒顿单于(mò dū chán yú),单于是匈奴首领的称呼,有“广大”之意,是匈奴的军事家、统帅,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
   (187)周朝为天子起舞,舞者按照一佾(即一列)八人,八佾六十四人献舞。孔子看到有官员竟敢在家中按“八佾”规格为自己起舞,愤然说道,这种事都敢做,还有什么不敢做呢!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我和她的另一面》四百一十九(原创小说、虚构)作者:高峰
下一篇:第一章 围点打援(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3

作品

926

互动

9681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4702
威望
948
精华
2
粉丝
5
好友
1
注册时间
2023-11-21
最后登录
2024-6-28
在线时间
1434 小时
性别
 楼主| 发表于 5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550e32008c47618ab3b401f3c54de460_eaf81a4c510fd9f977c7c4c2585b592c2a34a4c2_token=.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28 17:41 , Processed in 0.531250 second(s), 32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