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564|回复: 1
收起左侧

诗歌创作点滴

[复制链接]

119

作品

168

互动

5385

积分

版主

成绩
3023
威望
4066
精华
15
粉丝
20
好友
35
注册时间
2019-1-28
最后登录
2024-11-14
在线时间
246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王继良
发表于 2024-9-29 1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

      大约在六七年前,我在文企联谊网担任主编,评点过云南青年诗人空白的几首诗,认为其诗迎合的是当下的流行体,即今天所说的“期刊体”,为诗刊编辑所喜,空白可能有点儿不乐意,但我是认真的,并不是调侃。青年诗人里面,空白、魔约等人的诗歌,我是很欣赏的,他们都有可能获取较高的诗歌成就。

     流行体,多指近一二十年来官刊认可的期刊体,其实也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流行不流行的吧,谈的都是诗的形式问题,而形式本身也是内容,但依我的感受,当下的诗歌形式还是有问题的,华丽而词不达意,同质化,难以抵达“寸铁杀人”的功力。空白等年轻诗人或许不是有意为之,但他们受这类诗的影响,则是事实。

      每一个诗人都按自己的方法培育兰花。都按流行体来搞诗写作,都按这设定的模式,未免有些迎合,哪还能保证写作的独立性?按说不应该有所谓流行体,看来我们的诗人太懒惰了,沿袭的太多,创新的太少,而在一百多年前,法国的布吕内蒂埃就说“同社会风俗一样,诗歌形式有生有死,——经过了过度的使用,这些形式褪了色;它们丧失了最初的效果”。当下的诗歌从形式上看,感觉绵了一点,过于乖巧。当然,歌舞升平时代也只好如此,这是它的特色,但或许它的调整期也会很快到来。



                                                             (二)

    上海诗人铁舞先生设立“TW诗学院现代诗词议厅”微信群,对诗到底是感性产物还是立意的产物,有过激烈争议,我是倾向于前者的,清代王夫之曾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王维没到过终南山就写不出“阴晴众壑殊”。
     诗人忠实的是自己的感觉,所写离不开所历所见,不断刷新的是对直觉的敏感。诗人大都用感性来处理诗歌,善于发现,把感性的现实像矿藏标本一样采下来,用手中的笔来反映日常习见的生活,看到什么写什么,愿意做这个世界最朴实的记录员。这样写最大的好处是素材取之不尽,美国的大诗人勃莱90多岁了还在写身边的事物,就是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当然,诗人的第六感乃是他的洞察力,而不是现实主义的一般观察,诗之暗示包含在隐喻、象征、通感和“立象以尽意”的意象及超语义的运用上,事实上当下的诗歌抵制的是冷漠的抽象思维,要求在作品中呈现一个坚实、具体、复杂、多层的现实,现在的诗写作多以具体事物为表述主题的,更贴近生活,冷抒情,不让主观情绪流入到诗中,不求智力,不说教,诗显得冲淡,更具现代感,但也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那就是非诗化倾向,语言凝练难道不再是写诗的首要美学原则?
     勃莱这个老一辈的诗人很有意思,他坚持要诗人们“下地狱”,在他看来,诗人必得像俄罗斯童话《青蛙公主》那样,保持蛙皮的湿润。而我们当下的诗人听话的不多,总想烧掉自己的“蛙皮”。——为钱、为竞赛而写作,是烧了自己的“蛙皮”;为某一处的命题式征文批量化生产而写作,是烧了自己的“蛙皮”;急着为自己定位,是烧了自己的“蛙皮”;为炒作、评选、暗箱操作而忙活,是烧了自己的“蛙皮”。想烧掉自己“蛙皮”想改头换面的诗人太多了,他们总以为自己是在自作聪明地利用某些事情达到目的,但事情过后就只想弄清楚,这些事情究竟把他们带到了什么鬼地方。
      

                                                           (三)

     诗写作,当下是多元的,分化严重的,这里就有凭借外视角写作和凭借内视角写作的不同。
     靠外视角写作的诗人,忠实的是他(她)的感觉,在诗写作中不断刷新的是对直觉的敏感,用感性来处理诗歌,善于发现生活,反映日常习见,几乎是看到什么写什么。这样写最大的好处是素材取之不尽,只要善于观察就行。
     内视角写作的诗人,是经过细致反刍才有诗,是向内的。也许有人会质疑,内视角的诗人就不观察生活了吗?他们当然观察生活,但观察多是为内省铺陈并服务的,观察是手段是过程而不是诗;但外视角的诗人,是直接把观察写成诗。内视角的诗人,如果作品一直再无突破,感到写与不写一个样时,撂下笔是极可能的事。所以这个内心的支撑到底有多大动力,到底够不够足够强大,对不少内视角写作的诗人,是个考验。
    这个外视角、内视角,早年孔孚先生曾跟孙国章先生谈起过,说写山水诗我们是有不同的,虽然你一直在学我,但我是外视角,而你是内视角。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写在这里,和诗友们进一步交流。



                                                         (四)

铁舞:根据你写诗的路子,我建议你读读臧克家先生早期的诗歌,比如《老马》、《当炉女》等,可找到艺术上的差距。

王霁良:好的。我倒是有不少他的诗集,只是没细看。

铁舞:我推荐你读臧克家的这两首诗,其功夫在于能摆平文字,白描,意在场景中,又无宣泄感,倾向鲜明,但十分内敛。这是艺术。臧克家的诗在先锋诗人看来是过时了,取其神弃其皮毛,再化入一些现代手法,适当借鉴孔孚的通灵,便可使其发展。也算是艺术传承上有根的表现。

王霁良:这倒是个很好的路子,臧克家好诗很少,过于写实飞不起来。

铁舞:像《老马》、《当炉女》这样的写实作品,很难写,他的艺术特征不是“飞”是“入”,“入”比“飞”更难;“飞”的技巧五花八门,但“入”的技巧有多少呢?全靠“察”的功夫。“臧克家的好诗很少”,这种话不应该出自我们后辈之口。我们的毛病不是过于写实的问题,而是写生练习不够,基础不扎实,想“飞”的多,想“入”的少,于是就飘了。评论家也飘,不愿披沙沥金。我们是具体做活的人,所思所想一切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活做好。呵呵,我知道,要现在的青年诗人认臧克家为师是不情愿的。



                                                      (五)

     诗意本身是一种高语境,而今生活条件好了,国人多写诗,一时遍地诗人,这其实是泛文化的表现,说是病态世相也没什么不妥。一些半路出家的所谓诗人,并没有去补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课,就开始抒发了,对现代诗写作几近于一无所知。

    当下社会,就是一些算得上诗人的诗人,在价值重构中也很难把握自己的使命,折腾读者也折腾自己,能利用诗歌攀了高枝获了实利的,诗作,也就不了了之。  

    “传统是对现代性的否定”,这话不假,当下不少地域性的诗人,诗写作还是朦胧诗之前的表现手法,我认识一位颇自负的女诗人,在跟她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时候,竟一脸的不以为然。中国的现代性是一种被迫的现代性,现代诗也一样,原先那种抒情性的假大空太飘了,太高蹈了,到了需要抑制的时候。西方现代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就有了,而我们建国后冒出的诗人,直到改革开放才接触到,比人家晚了100多年,而这些诗人大多出身中产,有条件看了“黄皮书”、“黑皮书”之类禁书才觉悟了的。现代派的表现手法采用靠形象来暗示,靠烘托、对比、象征等,注重的是对内心世界和无意识领域的开拓,支持直觉、无意识和本能,从本体论哲学的角度对人性沟通做了彻底的否定。一个丈夫早上见到妻子,嘴上说“祝你早安”,心里想的却是“愿你早死”。——现代派表现的不是前者是后者,从这个方面看,许多所谓的诗人诗学上是阙如的,是需要补课才能跟得上来的。



                                                            (六)

       有一段时间,研究美国当代诗歌,对这些诗歌表现出来的恬淡之美印象很深,于个人诗写作有过一些帮助。像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等诗人写得太好了,意象很有厚度,非眼力所及,思维是跳跃的,由形式渗透到内容,反映的是灵魂深处的投影像,赖特的《在明尼苏达松树岛威廉·达费的农庄躺在吊床上而作》,堪称名作。

    罗伯特·勃莱、詹姆斯·赖特是深度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勃莱在回答采访者时曾说,“我整天坐在外面的田野中,那里有宁静,我依然酷爱宁静。”现代感性色彩赋予了美国诗歌非凡质地,它抵制了冷漠的抽象思维,反对抽象说教,主张诗要有浓厚的地方色彩、要有更多的写现实细节的成分,要求在作品中呈现一个坚实、具体、复杂、多层的现实,用的是超现实主义手法。原先的意象派,像庞德、艾略特等,是把意象看成主题思维反射的产物,而深度意象派则把意象归于本源,不认为它是客体,而是自然万物“天何言哉”的本意。

    写到这里应该提一提威廉斯,他是庞德的同学,是影响美国当代诗歌最大的诗人。当艾略特还在美国的时候,威廉斯就开始跟艾略特分庭抗礼了,认为艾的非人格化创作论长期搞下去不行。艾后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威廉斯痛苦地说“是一场大的灾难”,因为艾的《荒原》,艾对西方文化的借重,艾的学院气干扰了诗歌的解放。他曾这样说,“我强烈地感到艾略特出卖了我的信仰,他是向后看,我是向前看,他是一个遵守成规的人,有我所不具有的机智和学识…… 但我觉得他拒绝了美国,而我不肯拒美国于千里之外,所以我的反应是很强烈的…… 我知道他将影响着今后的诗人,使他们离开我的领域。”

    上世纪初威廉斯就提出了诗的准则,那就是诗要有强烈的地域和人民的色彩,要将诗人放回到他出生的地方。但直到上世纪50年代,他的这一准则才被诗人们所重视,才更多地出现了反映美国农村、原野、城市本土色彩的风物诗,勃莱、赖特、斯奈德、默温都是这样做的。我想我们中国的诗人也应该关注这些,把诗质的雷同降下来,真正写一些有价值的作品。

                                

                                                        (七)

    博尔赫斯认为诗歌、小说、绘画、雕塑等文学艺术的主题是有限的,千百年来一再重复,只有予以不同的处理手法,置于不同的时代背景,才能创新,取得不同的效果。一首诗,如果一看又是主题先行,先想到一种什么主题(或什么思想,或什么哲理——总之都是讲究有没有所谓意义的想法),然后再去找话(作诗)来成全那个主题,那就绝不是什么好诗。

     因为用这样的方法,用传统的托物言志写出的诗,诗人的思维先已经被固定住了,写出的诗很难是灵气充盈的诗,主题过于单一。这本身就是写诗的一个误区,好诗往往是有了灵感诗成形了才标上标题的。今天还有不少传统诗人一直在主题先行的误区徘徊,先立个树干,再去添枝加叶,总是不够厚重或空灵,再说那添的枝叶也不鲜活。要走出这种误区,关键是一改中国传统的象征手法,而去借鉴西方的象征主义或意象的表现。其次,就是对诗的理解,怎么去看,这是一个诗学观问题。



                                                                (八)

       诗这个东西,越不修饰越有亮色,诗人大都最终要摆脱词语实验者的角色,很多诗人到老年时的诗歌返朴归真即是明证。“寻章摘句老雕虫”,诗歌界并不缺少寻“词”寻“陌生词”的诗人,关键是我们自己想到、感到和看到的事,写进诗里总会词不达意,这是还没能力把那些抓不住、摸不着而在大凡好的诗歌中都领会到的东西,抓住写进自己的作品里,这个东西就是诗的境界和精神本身。

    这种精神、这种境界如同一团烈火,如同一股热烈而飘忽的氤氲,不仅难以捉摸,也很难把它织成词句,更别说织成美丽的词句,能把它说出来、说清已很了不起,它作为一首诗的灵魂蕴于诗之深处,决非一两个词就能够咬住。
    从根本上说,诗有没有这个抓不住、摸不着的东西,体现着一般的诗和经典诗歌的差距。有则常怀,无则过目即忘。


                                                                    (九)

    “永恒的生活并不是超越了坟墓的生活,而是真正的精神生活”,记不清这是哪个哲学家说过的话了,但他所说的“真正的精神生活”,一直是我神往的。  
    作为一个有神论者,确切说是一个多神论者,我知道没有一件事实能辩驳信仰,也知道没有一种信仰真正改变过世界,我不过是一个处于最末端的人,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诗人,或者至少有一天希望自己能是一个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精神层面到底怎样呢?写了这么些年,虽知离江郎才尽还有段时日,但每天所思所想了这么多,又有多少落到纸上、付诸文字?
    我想在我这个年龄段,思想界域真正透出重围的人并不很多,就像老诗人孙国章说的那样,“身上因袭的重负堆积得太多,头脑里存放着许多虚妄的概念和定义,且形成一定的习惯性思维。”

    诗写作上怎么才能勾起一种适宜的氛围,寻找平时不易嗅得的“味”呢?而这个“味”往往是必要的,没有它就找不到感觉。是啊!就像抚琴先要掬水净手一样,我以为写作时也是需要情绪的渲染和烘托的,需要点氛围的。

    儒释道也许会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试看,文学上集大成者,哪个不是非儒非释非道,而又亦儒亦释亦道。
http://blog.sina.com.cn/zuojiawangjilia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1

作品

2408

互动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成绩
9854
威望
9374
精华
25
粉丝
53
好友
29
注册时间
2019-8-2
最后登录
2024-11-24
在线时间
7543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24-10-8 19: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07:41 , Processed in 0.406250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