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成绩
- 10456
- 威望
- 10607
- 精华
- 14
- 粉丝
- 86
- 好友
- 32
- 注册时间
- 2018-2-13
- 最后登录
- 2024-11-19
- 在线时间
- 4488 小时
- 性别
- 女
|
本帖最后由 殷凤君 于 2019-7-24 08:53 编辑
从前的我只是喜欢读读书,码码字,上上博客,发些博文等,从没想过要出书。自从2018年加入抚宁区作家协会以来,在程湛馨主席的鼓励和支持下,又得知几位文友要出书,心中竟然也升起了出书的念头。今年年初,我把自己的作品整理了一下,集结成册,书名为《薰衣草的芬芳》。样稿寄出后不久,很快收到张艾子主编回复,并于今年3月20日与团结出版社签订了出版协议。
校读过程是猎错查漏、纠错补漏的过程,是为书稿出版创造完备条件的过程。因此,这一过程非常重要。
通常情况下,自己校对自己的文章,往往一溜而过, 有“审美疲劳”之感。回想起校对自己的书稿《薰衣草的芬芳》时的那段经历,诸多感慨在心中。
《薰衣草的芬芳》一书,加上序言部分共16.4万余字,359页。在校对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错误。究其原因,一是疏忽所致。由于是电脑打字,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选词错误,或者重复的字词出现。二是自己写作水平有限,有用错字词、标点符号以及语句不通顺等现象。
这本书稿共进行了四次校对。在“一校”阶段,我主要把握的是方向问题,侧重看一下有没有政治错误,容易引起纠纷的问题,该删除的果断删除,能修改的尽量修改。因为侧重点不同,所以造成一些错别字竟然没有看出来。幸好为我新书作序的原哈尔滨市委党校教授王清苏老师,为了把序言写得更加丰满,恰如其分,他在通读全书的过程中,一并把发现的字词错误一一用红色字体标出。虽然王老师年已76岁高龄,但他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着实让我钦佩不已。
在“二校”阶段,我最应该感谢的人是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席程湛馨。没有程主席的鼓励和支持,我绝对没有出书的想法,因为我深知自己的阅历以及文字功底和宋长万大哥等文友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由于这是我第一次出书,没有经验,所以我请程主席帮忙校对。尽管那段时间公事非常繁忙,但程主席仍对我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在“二校”阶段,当程主席得知交稿时间有点紧时,他赶忙放下诸多事务,几天没出屋,白加黑,除去吃饭睡觉时间,都用来给我校对书稿。仅仅利用几天时间就完成了“二校”。当我看到百忙之中的程主席把修改过的书稿亲自送到我家门口,看到书稿里面修改过的十分醒目的红色字体,又亲耳聆听了程主席对部分修改字词所做的耐心细致的讲解时,真的特别感动。程主席说,自己从事多年的编辑工作,校对过多年的《天马》杂志,此番校对他是用近乎挑剔的目光修改的。程主席的修改稿,似黑夜中的指路明灯,给了我很大启发。无论是字词的运用,标点符号的使用,语句的顺畅方面还是改正错误的方法,在程主席的修改稿里我学到了很多有益东西。以前我都是在原文上进行修改,特别不规范。程大哥教我修改文章的方法,是将错误扩大化,即将错误的文字圈上拉到空白处,再改成正确的,这样比较醒目,有利于编辑修改。在遣词造句方面,一定要仔细推敲,以最精练的词语将意思表达出来。程主席看得特别认真,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修改了多处。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新方法书名号之间不用任何符号,而过去我习惯用顿号,记得以前老师也是这么讲的。看了程主席的修改稿,受益匪浅。说程主席是我的良师益友毫不为过。文学路上,感恩有你!
“三校”是由我多年的同事加好友白翠侠校对的。刚开始,我没好意思找白姐给我校对。我知道白姐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白天要看孙女,抽空还要看望多年卧病在床的母亲,已经很累了,我不想再给白姐添麻烦了。但当白姐得知我要出书的消息后,主动对我说,要给我校对书稿。我刚客气几句,白姐就不由分说地对我说:“我俩都这么多年的老关系了,你和我还客气啥?就这样说定了!”这就是相知多年的好友!白姐不容置疑的口气,让我心里暖暖的。白天没时间,白姐就利用晚上时间校对书稿。在校对过程中,白姐看得特别认真,细小的错误都让她看出来了。比如,“二校”时程主席对正文部分看得非常认真,而对序言(一)、序言(二)部分只简单浏览了一下。他以为给我的书作序的两位老师都是新华网名家,水平高,应该不会有什么错,所以就给忽视了。我夸赞白姐看得认真,白姐真诚地对我说:“校对书稿必须认真。如果一本新书,出现几个错别字,就会给书的质量大打折扣。读者看到错别字就像白面馒头上落上脏兮兮的苍蝇一样让人恶心,从而影响读者的心情。”确实如此!白姐真诚朴实的话语让我倍受感动。常言道: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我的人生旅程中,庆幸结交了白姐这样一位肝胆相照的好姐妹!
受以上几位老师、好友的启发,“四校”的时候,我校对得越来越认真。有一次,我随口问老公:“你说这本书稿都校对这么多遍了,怎么还能发现错误呢?”老公说:“难道你没觉得,每遍校对都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吗?从‘一校’到‘四校’,是不是一次比一次错误少,而且发现的错误越来越‘高级’了呢?”仔细回想一下,还真是的!16.4万余字的书稿,“四校”基本上消灭了错别字,就发现一个错字,一个多余的叠字,两段重复内容以及标点符号之类或者是可改可不改的内容。既然是我本人所写,那么100多篇文章有部分段落重复是正常的,作为独立的文章没问题,但搜集到一本书上就需要删掉其中一个重复的段落,在哪篇文章删,还需斟酌。
没错!每次校对,对自己都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通过四轮校对书稿,我总结了几点感悟,现与大家分享,以便共同提高。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对“字”和“词”的收集、积累。这就是一个“积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只有自己的文字功底扎实了、提高了,在文稿的校对过程中对“字”“词”的运用才能得心应手。
二是一定要把字体放大,放慢阅读速度。刚开始,我以为张艾子主编发过来书稿是PDF不能修改,也不能放大呢,直到第三遍校对时,经同事提醒,才知道字体还能放大。字体放大后,不仅眼睛看着特轻松,而且容易发现错误。一目十行式的阅读,由于感知的字符形体模糊不清,自然会影响猎错改错的效率,即“欲速则不达”。反之,缓慢而匀速的阅读,感知的字符形体就清晰。
三是校对时最好发出声音,这样比默念要好得多,更容易纠错。这是老公教给我的。事实证明,效果真的不错。
四是心静如水,不急不躁,认真阅读,详查细辨。
如果做到以上几点,校对定会省时省力,事半而功倍!
|
上一篇: 7月21日凌晨骑行宁海大道下一篇: 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