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默然 于 2019-8-28 16:18 编辑
登雷峰塔
——江浙景点游逸之一
登雷峰塔
五一假期,沿华东两省浙江、江苏作了短暂的游历,直航先在杭州停留,便再游西湖,首游乌镇、云栖竹径、梅家坞、大明山风景区后;转乘高铁直抵江苏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再一路向西北方向走进南京博物院、牛首山和钟山、南京夫子庙风景名胜区。
时隔一年,我再游西湖,一心想登雷峰塔,弥补了我上次游西湖的缺憾。便选择了与前游西湖相反的路线,就近走进雷峰塔景区。江南的天,小孩的脸,说变就变,雨中雷峰塔敦厚挺拔,远近都是神秘感。
从雷峰塔景区东门进去,醒目的重建碑文赫然在列,雷峰塔为吴越国王钱俶因黄妃得子建,初名“黄妃塔”。旧塔不复,现为重建。民间因塔在雷峰之上,又称雷峰塔。原塔共七层,重檐飞栋,窗户洞达,十分壮观。雷峰塔曾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旧时雷峰塔与北山的保俶塔,一南一北,隔湖相对,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至明朝嘉靖年间,塔外部楼廊被倭寇烧毁。塔基砖块被信奉的老百姓抽窃,致使塔于1924年9月25日轰然倾塌。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原有的楼阁式结构、风格、大小。新塔通高近72米,由台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近50米,塔刹高约19米,台基约10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楼阁式塔,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同时二至五层还有外翘平台可供观景。用于装饰的塔刹高约16米,塔顶采用贴金工艺。它的外形具有唐宋时期江南古建筑的典型风格,远处望去,金碧辉煌。专门为保护遗址而建的保护罩呈八角形,建筑面积三千平方米,外饰汉白玉栏杆。保护罩分上下两层,将雷峰塔遗址完整地保护起来。全塔上、下、内、外装饰富丽典雅,陈设精美独到,功能完善齐备。游人登上雷峰新塔,站在五层的外观平台上,西湖山水美景和杭州城市繁华尽在游人眼底之中。作为西湖南线的制高点,放眼环视,碧波荡漾的西湖、朦胧的三潭俏美、绿意葱笼的湖心三岛,雷峰塔敦厚典雅,保俶塔纤细俊俏。
在台基二层,可以看到遗址的模样。整个遗址区被玻璃罩包围着,遗址那一块块的塔砖,仿佛在向游客诉说着那个久远而神秘的爱情故事。神话《白蛇传》被分成六大块立体场景展陈其中,此外还设有“捐赠建塔纪念墙”。新塔二、三、四层分别展示铜版线刻壁画“吴越造塔图”、雷峰塔历代诗文佳作、彩绘壁画的“西湖十景”。新塔穹顶内壁辟有2002个塔龛,每个龛内安放着一个小金涂塔,穹顶和梁上均为铜质金或贴金。穹顶设有天宫,藏雷峰塔重修记、新塔模型等,以求传诸后世。塔中心是两座透明的电梯,可供游客扶梯直上。
雷峰新塔,古中有新,新中映古,内涵更丰富、意境更深远。
雨还在下着,我站在顶层翘台上,梦里江南,烟雨西湖尽在眼前,深呼吸,极目眺,与其说西湖美,到不如说杭州更美。杭州之美,美在西湖;杭州之美,美在如诗如画的湖光山色;杭州之美,美在城市与人文的秉承融合;杭州之美,美在一种文明底蕴和精神品格的内在雅致……
踏阶而下,走出雷峰塔,游兴不减,我们冒着如注的大雨尽享苏堤的幽通和静美,雨打湿了裤管,淋透了后背,江南特有的海风,清凉恬面,柳浪湖漾,游船点点。妻子醉美的脸颊羞涩了苏堤春晓,爽朗的笑声和韵了南屏晚钟,轻缓的脚步滑远了虎跑路……有你,于我,便是花港观鱼,也是平湖秋月;有你,于我,便是曲院风荷,柳浪莺啼。孤山不孤,断桥不断;一楼,一湖,一亭;一儿,一女,一妻;最忆江南,最美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