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376|回复: 0
收起左侧

教痴传奇之5

[复制链接]

1492

作品

1814

互动

1万

积分

铜笔作家

成绩
6464
威望
368
精华
0
粉丝
7
好友
7
注册时间
2020-11-29
最后登录
2021-1-17
在线时间
209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石歆梧
发表于 2020-12-3 10: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风风雨雨

1964年,彭长贵经过风风雨雨、斗争坎坷,参与创办了再丰民办小学,终于事业有成;婚姻的喜事也随之到来了,本队姑娘辛红花看上了这个不屈不挠的年青小伙子,不久就结婚了。彭长贵总算有个正式的家了,开始了新的生活。
过了四年,彭长贵教过的学生已有两届,绝大部分已经上初中,因此彭长贵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和群众的赞扬。
大元公社社长吴乾浩,公社信用社主任彭炳之先后通知他离校帮征,先到喇叭寨油房收油钱,之后就有转正的机会。
但是,长贵谢绝了各位领导对他的关心,除了教书当孩子王,什么其它工作都动摇不了彭长贵办学教书的决心。因为他是“王巴吃秤砣,铁了心。”

红颜薄命,个个不如黄阿丑;黄阿丑无姣貌有奇才,命好福大,归宿特佳。她的夫婿就是大名鼎鼎、声威赫赫的万古千秋智慧之神诸葛亮。
  为人当做诸葛亮,才德深识貌不识,日偕贤妻谋国是,鼎足三分天下知。
  女人无容貌,有人要;男人无容貌,有人笑。
  笑彭永富“麻麻的、瞎瞎的,废物一个”之人既无知又浅薄,眼睛长在后脑勺,两个眼珠不过是煮螺蛳而已,所以他们看不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高尚道德、美好情操,看不到彭长贵的和善、大度和与生俱来的同情心在那里熠熠生辉灼灼闪光。
    时间很快到了1971年冬天。此时,彭长贵已教了八年书,弟子读了初中、高中,这时的彭长贵在大元公社范围内和周边地区已小有名气。学生也很尊敬他,如李顺富、张贵万主动要求帮助彭老师到各队称粮食,并多次要请彭老师到家里吃饭。家长支持彭长贵,干部称赞彭长贵是一个非常好的老师,比其它地区公办教师还有责任心。
学校创办八年来,都是在社员的家里教学,实在有许多不便。几个队的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终于有一天,大队决定在飞山的后檐茶科修建一栋木房做教室,很快变成事实。木房虽然有三间,但非常简陋,盖的是茅草;周围没有任何遮拦物,凳子、桌子就不用说了,怎么办?彭长贵从自己家里拿来几根杉木檩子和几根长枋子,架在教室里就是板凳和桌子了,由于桌子板凳不够,学生又从自己家里带来,形状各异,有的从上面吊两根绳子捆住一块板子就当作桌子了。
这么简陋的学校,地地道道的风扫地月点灯,黑板连支撑物也没有,彭长贵就自己做了一个黑板架。
为了遮风挡雨,老师和同学们自己动手砍竹子,夹竹壁。小点的学生每天带10根,大点的每天30根;大约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夹起了竹篱笆,可以挡一定的风雨了。但是,由于当地海拔较高,又在天龙山脚,后檐茶科当坳当风处,秋冬很冷,加之贫困山区的孩子穿得非常单薄,有的甚至连鞋子也没有,光着脚上学,秋末、春初和冬天到校后一双赤脚冻得通红通红的。彭老师对此情此景,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实在没有办法就在教室中间烧一堆柴火,老师和同学们围着火堆上课。
1973年冬,生产队改组领导班子,上级要求彭长贵参加,彭长贵出于公心,写了<<姚明武十大错误>>,把一贯贪污的姚明武揭发出来。群众一致支持彭长贵。这样一来,姚明武就被撒去了生产队长职务,由张贵伍担任。这时,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在高潮期,突出学习毛泽东思想,1975年生产队根据上级要求办起了政治夜校;根据上级要求,彭长贵又当起了夜校老师,白天教小孩学生,夜晚教大人学生,彭长贵累得真是难以想象;但为了山区人民的教育事业,他艰难支撑着。
张贵伍当上队长以后,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号召全体社员出钱出粮给学校增加桌子和板凳,给白天的小孩学生和夜晚的大人学生增添了学习设施。老师和学生的高兴劲简直没法形容。
可是,房顶的问题很难解决,特别是下雨天,茅屋漏雨,师生上课的时候身上被淋湿了,一身湿漉漉的,有的冷得发抖,但为了求知识,大家还是咬呀坚持学习。
一天,狂风怒吼,教室的屋顶已经被狂风掀翻了,一头在土坎上,另一头已挂在一颗大树上,大风把整个学校吹得发抖,师生们也冷得跟着发抖,有的学生忍不住竟哭出声来。彭老师急忙抱住那个学生,替他揩去眼泪。
没有办法,等到天晴了,彭老师组织大一点的学生,上树把茅草理下来,捆成茅苫,一点一点拖上屋项,尽管师生们累得满头大汗,但效果甚微,一直干了三天,才勉强盖好。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进一步重视农村教育事业,把再丰小学迁往飞山大坪土,修建了两栋瓦屋,这才像一点学校的样子了。
经历种种艰苦,当年的学生早已长大成人。曾在后檐茶科茅屋读书的吴展志,现在已是莲花镇党委副书记了,他回想起当年在后檐茶科读书时的情景,感触很深。
别了,可爱的后檐茶科学校,你的悲喜剧都成了历史。
彭长贵老师和当年的学生,虽然与茅屋母校告别了,但往事历历在目,不胜留恋。
彭长贵老师在再丰民小教书这些年,上级规定适龄儿童入学率必须达到95%以上。在贫困的山区里,很难完成这个任务。
对于适龄儿童来说,没上学的彭长贵反复动员多次都没有结果的,他都要想尽千方百计给他们提供学习的机会。他有一个绝招,见别人送货上门,他就“送字上门”。特别是在后檐茶科屋里教书的那几年,他为了能让学生上学,动员一遍、二遍、三遍都不烦,直到学生家长把学生送来上学为此。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教痴传奇之4
下一篇:教痴传奇之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4:37 , Processed in 2.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