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奥妙】从霍金、马斯克、杨振宁看名人的深度教养
作者 李隽
在外面工作的人回村了,走时,全村人倾巢相送。干肉、干鱼、香肠、鸡蛋、苕粉、豆丝、糍粑……都是出自农家,在大城巿是买不到的。这些东西值不了多少钱,体现的是浓厚的情意。平时,在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用的,乡亲们也是彼此交换,热情相助。这似乎成了老家的传统,被称之为待人接物。如果一个人吝啬、小气,那就是待人接物不行,大家都不跟他来往,孤立他,诟病他。
但是,我也发现了这种文化存在硬伤。当我不断地接受一个乡亲的慷慨相送,我就把他当作我的知心朋友,以逆耳忠言回报,指出他半辈子的人生历程中,存在人生规划、婚姻观念、追求幸福的方法等方面的误区,他感到非常不自在,好像我在揭其短,抖其丑,看不起他,甚至是笑话他。这就说明,这种表面的待人接物不能升华到更有深度的教养,只能停留在一个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打哈哈的层面。
在电视节目上,我看到了两个名人:一个是某画家,一个是某作家。都是六、七岁的人了,却依然精神矍铄,满面红光,活得比我们这些年轻人潇洒、滋润。画家的一幅画卖到几百万、上千万;作家的一本书印到几十万、上百万册,都是名利双收、富得流油的主。可是,根据多人披露,这两个人不仅在待人接物上不是什么好鸟,而且道徳品质、政治品格方面都很成问题。然而,他们依然有地位、有位置、有市场,有人承认,有人喝彩,在电视上谈古论今,风流倜傥。你能把他们怎么滴?
探赜索隐,这里面隐藏着非常深刻的人生奥妙。
网上有一篇文章质疑杨振宁:说他在祖国最危难的时候,把青春献给了美帝国主义,而在祖国繁荣富强的时候回来养老,八十二岁娶了二十八岁的美女,乐得写诗抒情说是上帝送给他的礼物。这篇文章具有极大的代表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对杨振宁先生所怀有的一种难以言说的心态。其实,怀有这种心态的人并不懂得:一个人的深度教养,是可以掩盖或者胜过待人接物甚至是某些道德、政治品格方面的失误或不足的。
现在红得发紫的马斯克就是一个在待人接物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的人。他先后娶了两个老婆,两个老婆都非常漂亮、非常优秀,其中第二个复婚了,最后还是离了。他们完全忍受不了这个刚愎自用的大男子主义者,马斯克的团队,也尽说马斯克难以相处。可是,在个人发展方面马斯克决不是一个叫人不满意的人:父母离婚后他跟随父亲生活,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有很强的动手能力,有非凡的实现目标的能力,十二岁设计出软件卖了五百美元,十七岁离开家只身前往加拿大,二十四岁开始独立创业,成为身价上亿的企业家。
三月十四日霍金去世,全中国都在怀念他、歌颂他。与同为物理学家的杨振宁相比,好像霍多才是英雄,杨振宁不过是俗人。可是事实上并不如此:杨振宁的成就并不在霍金之下。只是杨振宁并不像霍金那样经历了人生的病痛,而是相反,杨振宁一直生活得比较优裕,所以,不像霍金那样被优待。然而,杨振宁在品质上的不平凡你看到了吗?
是的,你只看到了邓稼先选择了回国,而杨振宁没有。可是,那个时候很难说选择留下就比选择回国更优越:毕竟邓稼先只有二十六岁,比杨振宁还小两岁,人称“娃娃博士”,国内一穷二白,一切从零开始,回来就是翘楚,回来就是成功;事实上也是如此:邓稼先一回国就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后来,与钱学森、钱三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而美国科学家队伍庞大,个个都大腕,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要干出一点什么,面对多大的挑战?选择留下需要更大的勇气。杨振宁在美国苦战十二年,获得诺贝尔奖时,才三十五岁。试想,没有舍命的赴出,仅仅是我们想象中的公子哥,能做到吗?
杨振宁与邓稼先不仅是同乡,还是同学,两个人结下了深厚友谊。文革中,邓稼先受到批判,杨振宁回国第一个要见的人就是邓稼先,周恩来亲批才把批判中的邓稼先调回北京。是杨振宁救了邓稼先。1985年邓稼先查出直肠癌住院,杨振宁特意从美国赶回来探望。杨振宁并非是一个只重私利、不讲情义的人。
那些不被善待的成功的人,包括前面提到的画家、作家,确有不被世俗所容允的某些品质,但一定也有世俗所难以觉察到的深度教养。不是每一个人都不能成功,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超越平凡的教养。更多的人有一个待人接物方面的口碑:打一打牌,喝一喝酒,看一看电影,谈一谈恋爱,你好我好他好你笑我笑他笑,不亦乐乎!但那毕竟只是普通人的活法,不普通的教养我们达不到,甚至看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