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纪鸿: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评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
——评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文/周纪鸿
《树梢上的中国》是作家梁衡跋山涉水寻访人文古树后写就的一部散文集,记录了中国大地上众多古树的历史兴衰,融入了其“人文森林”的理念。该书出版后所获的诸多好评与荣誉,已经说明了这是一本好书。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一
《树梢上的中国》系“读懂中国”系列丛书之一种,副标题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可见,这本书的意义已超过一般意义上的散文集,而是具有文化、生态、环保、森林、历史、艺术、教育等多重意义的社会科学书籍。20世纪末以来,随着气候的变化、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多,人类环境受到破坏,环境保护逐渐提到日程,生态文学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梁衡的散文从青黛色山水散文开始,然后是红色政治散文发展到绿色人文森林散文。如果说,他的政治散文是关心时政、体现其家国情怀的话,那么,他的生态散文则是从更广阔的视角、更多维度来关注大地古树生态和自然世界,情系人与树木、历史、自然、地理乃至人类共同命运等多学科复杂之关系。《树梢上的中国》正是展示了作者这种宽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
《树梢上的中国》收录了梁衡从2012年开始的“人文森林”散文,在他看来,“树木是与语言文字、文物并行的人类的第三部史书。因为地球上比人年长的植物只有树木。树木、森林一直在默默地注视并记录着人类的活动”。历尽沧桑的古树,不仅承受风雨雪的侵袭,也曾“阅尽人间春色”。在那些历经千百年风霜雨雪侵蚀的古树身上,藏匿着无穷的奥秘。作者不仅以散文笔法讲述“人与树”的精彩故事、讲述古树身上背负的历史典故,而且重在挖掘古树背后所蕴藏的丰厚人文意蕴,树与人的联系、树与生态的关系等,从而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即有评论所说的“这里盛放了丰盈的感受和思考”。随着这类散文的陆续问世,作者对古树与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越来越深入。
周纪鸿:一棵古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评梁衡《树梢上的中国》
二
书中的22篇散文,涉及的22棵有来历的古树,最早的上千年,最短的也有近百年岁月。这些树,有的身披“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光环,有的带有隋、唐、宋、明的遗风,可谓年代久远,树眼静观,岸谷之变;从地域上看遍布大半个中国;所涉树种则有红柳、樟子松、老银杏、槐树、榕树、重阳木、柳树、枣树等等。在树木中蕴藏着鲜明的生命意识、隐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对崇高人格的讴歌与强烈的生态关怀……
书中的《一棵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一文,标志着梁衡“人文森林”散文的开始。此文以简洁精炼的文字写道:“1932年,江西瑞金,一棵老樟树在空中接住一颗炸弹,救了正在树下民房中工作的毛泽东的一命,无意中改写了中国历史。”在这里,老樟树像是历史的“眼”,看改朝换代,观沧海桑田,看艰苦斗争中共产党人的淡定从容和雄才胆略。
《中华版图柏》是书中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篇佳作。为写此文,梁衡曾三次到陕西省府谷县田家寨镇采访。府谷县这棵位于高寒岭上的“中华版图柏”,因其剪影极像一幅中国版图而得名,“讲述”了历史上鲜为人知的为维护国家版图而进行的激烈战争。在府谷,梁衡一边采访,一边思索创作。六易其稿才写成。作者用自己的笔,赋予这棵970多年树龄的古树象征性意义,使其获得了新生,也使高寒岭上遗失的记忆得以恢复。《中华版图柏》一文发表后不久,当地建成一座人文森林公园,可谓“因文成景”。梁衡走遍祖国山山水水,不断地发掘一个个历史宝藏。这一棵棵跃入纸上的古树,既填补了历史学的某种空白,又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真实生活。
《树梢上的中国》可谓囊括了文化、生态、环保、森林、历史、艺术、教育等多重社会科学内容,将它们浓缩在一棵棵千年百载的古树上。在耐心搜索古树信息,艰辛寻找古树踪迹,研究古树现状、追溯古树来源等方面,作者从一棵棵古树、一块块树皮、一片片树叶仔细观察,寻找古树身上所存在的历史基因,追溯中华文化血脉的基因。这本书既提示我们要珍视中国大地上的古树遗存,又提醒着我们加强对身边古树的保护。因为保护古树就是保存历史,保护历史就是保存我们自己的传统血脉。
三
毫无疑问,梁衡的“人文森林”散文可以称之为一种绿色生态文学。
绿色生态文学是一种崇尚生命意识的文学,崇尚人与自然生命力活跃的文学,崇尚人与自然和解和谐的文学。《树梢上的中国》以散文形式讲述“人与树”的故事,每一棵树就是一部绿色的史书。这是保存历史、留住文化、留住乡愁的独特表达方式。作者情系中国广阔大地上的森林,关注古树的往世今生,为生态环境的危机大声呐喊。这部散文集不仅让人感到作者对自然生态建设方面的责任担当,而且在散文题材创新方面有所尝试,给当代散文作家和读者带来了一抹“绿色的希望”,有乡愁,有记忆,有故事,知与言一体,情与意交融,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交错共生,并且和生活的现场、大地的细节、故土的记忆建立了基本的联系,展现出一种与环境伦理深度契合的创意写作。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出身的梁衡,在《树梢上的中国》里的散文,几乎每一篇都是其采用严格的田野作业方式,俯身查勘、文献研究、做足功课,有时为了一棵树竟然往返几千公里,观察三五次,思考经年,体现出一个新闻记者、社会学家和散文家注重第一手资料调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坚忍执着的精神。在《树梢上的中国》中,在22棵古树的美文前,不仅有该树的真实照片,学名、别名,产地、外形、色泽描述和性情、喜好介绍,并附有采访时间、采访地点以及首发报刊等细节材料,可资研究者和有兴趣者借鉴参考。除了清晰的古树近照,还有作者手绘的古树素描图。正可谓图文并茂,语画互文,相得益彰。这些就十分清楚地回答了,这本书如此受到读者的追捧和喜爱的根本原因。
(刊于2021年4月8日解放日报朝花周刊)
作者简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系1978年恢复高考的中文系毕业生,文学学士学位。辽宁大学民俗学研究生。1995年任海关总署秦皇岛海关学校高级讲师,历任党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和学校办公室主任等职。2002年调海关总署驻天津特派员办事处,任干部监督处副处长,研究室负责人(正处级)兼海关学会秘书长。曾获河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北日报征文一等奖、第十届河北省文艺评论奖文章类三等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