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五味杂陈
--从文化中谈中学生阅读与写作
张海源
昨天,我无意中看了两篇八年级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想对你说”。据于海艳老师讲,这是两位不错的学生。可看过之后,让我觉得有必要说上几句。
怎样的文章才能算好文章呢?我想:具备了思想性、文学性、艺术性的才是优秀的习作。这取决于教师的基本要求(如何定位、评价尺度),学生的写作能力(文学基础、个人修养)。
首先,文章的成败关键在于思想性。这种思想要有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精髓的继承、有你对人类思想发展的理解,更应富于时代赋予的特质的东西才行。才可能成就精品。当然,我们不能忽视世界顶级的思想家们给我们的光辉论点。我们要承继的很多、要借鉴的很多。那样,成功就会离我们很近。
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取其精华、剔除糟粕。这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思想的本源在于如何生存,其次是发展、壮大,然后是完善、革新,最终迈向理想的社会。
今天,我们身边就蕴藏着各种各样的思想精髓供我们发现、发掘。众所周知: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决定着他的一生。几乎所有伟大的人物身上,都具备爱国的情怀、乐于助人的品格、渊博的知识、君子的风范……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 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召和孕育出了一批批卓越的领导干部--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任长霞等等。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地分析了文艺繁荣发展就要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光芒。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中国精神,实现文化的繁荣兴盛。
其次,文章的优劣关键在于文学性。这又涉及学生自身的文学基础和个人修养问题。那么,今天我要问一问同学们:你对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了解吗?理解多少?我们可能知道:《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但你们是否了解《诗三百》中,我们应该读懂哪些篇目?仅仅是《秦风·蒹葭》《周南·关雎》《魏风·伐檀》。我想:还应该了解“风、雅、颂”,也要知道“赋、比、兴”。“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群怨说)。这里只以《诗经》为例,意在让大家能大量阅读、博采众家之长。要有一定深度,才能有收获。先秦散文、诸子百家;汉代文人、风骨长存;唐诗的鼎盛,使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共登文学巅峰;宋词的豪放与婉约……
当你熟知了文学发展的脉络后,就应侧重于培养个人修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认识并走进文化巨人的世界。去体会、领悟、思考。如: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李清照、王实甫、关汉卿……再如:歌德、莎士比亚、巴尔扎克、雨果、查尔斯·狄更斯、泰戈尔……这样就增进了你对文学的理解深度。更强烈地感受到文学的无限魅力。你的文章自然会溶入文学气息。
关于文章的艺术性,在于我们个人的综合素质使然。正如我们五彩缤纷的世界,需要山川、河流、树木、花草……亦如我们的人生,需要知识、智慧、思想、情感……那么,作为积极进取、朝气蓬勃的青少年的你们,更应拥有学习、探究、快乐、欢心……志趣和爱好。只有广泛地汲取营养,才能成就出我们的美妙的辞章。所以,我们应当尽可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这些看上去可有可无的东西,往往会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不可多得的财富。比如:喜好集邮。你可以发现:名山大川、古迹胜境,名人文化、古今集萃,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原来在那方寸之间展示给我们的竟然是那么神奇的大千世界。再如:你喜爱音乐。你可以了解:古典、现代、时尚,美声、民族、通俗,阳春白雪、下里巴人、春江花月夜……又如:研究历史。你可以知道:朝代更迭、制度发展,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繁荣的经济、璀璨的文化,从秦始皇到宣统帝、历经2132年、共492个皇帝……如此看来,你的综合素质源于何处?不言自明!
在多元化思潮风起云涌的今天,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撷取精华、成就典范,成了一个大课题。为此无数人的思考、几代人的探求,才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尽管如此,众多成功者中,风靡一时的有之,粗枝大叶的有之,虚无缥缈的有之,顶天立地的有之……
作为执教多年的我,对此也是百思不得其解。面对那些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我只想谈些自己的心得。愿这番作述能给人以帮助。
看一看,我们生活着的社会,被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塞着,被万物的差异困扰着,我们又怎能不步步维艰。在浩瀚的天宇中,我们知之甚少。可见,未知与两难毫无疑问地成了我们走向成功的绊脚石。那么,如何看待这一深奥的问题呢?
所谓“未知”是说,那些我们不可解或无解的问题,需要探究、需要讨论。是需要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全过程。而“两难”是指在前行中的困难和阻碍发展的荆棘。正如,王蒙先生的“断想红楼”深入剖析出红楼梦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中震撼人心的现实写照。让人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到封建社会的浮华背后隐含着的腐败与黑暗。曹雪芹先生的前八十回展现了薛、王、贾、史四大家族的盛衰变迁,揭示了豪门与小院即将共同面对的不可逆转的灭亡命运。可这里面的未知成分,引发了无数学者的兴趣。余秋雨先生讲的文学走向也谈及这一问题。他举了王实甫先生的《西厢记》中最具戏剧化的一段,张君瑞向老夫人提亲时,老夫人要他参加科考,求取功名。张君瑞无奈下只得应允。可试想一下历朝历代的“科举制度”,哪一个不是“千军万马独木桥”。谈何容易呀,何况是一个翻墙夜会大家小姐的浪荡公子呢!原本这一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可谁知他一考竟中了。我想:这结果是让大众松了一口气、为之欢呼;可学者们只能认为不是他考试作弊、就是考官喝多了,才错判了功名给他。这就是说,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可能随时陷入两难境地,但对未知的不同阐释,会给人不同的艺术感受。
再回头看看今天我们教育教学中又何尝不是满布着“未知”与“两难”呢?!乡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差,教学资源极其匮乏,学生没有一个较好的“养成”习惯。而部分年轻教师又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一味地传授知识、技巧。以致在教学中产生了不必要的隔阂、磨擦;甚至爆出小冲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乃至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学校的声誉。使我们在原本宽敞的育人大道上也有了磕磕绊绊。时间一长,也难免陷入两难的尴尬中。如何摆脱纷扰、让所有师生都能心与心相通,共同致力于教与学的思考。成了目前的一个大课题。也只有解决好这个课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体现教育的价值;才能携手探究浩瀚无际的未知领域。
一株嫩嫩的小芽,悄悄地从土里探出头来,四下里张望一周,又用手肘撑住下巴、歪着头休憩了。
俗语说“万事开头难”,当一群茫然未觉的孩子,围拢在你的身旁,你还能说什么呢?我别无选择、毅然决然地开始了艰难的探索。让他们都回到自己的起跑线上;等候那一声号令,也毅然决然地冲向前方。
而这一声号令究竟是沙哑的声嘶力竭、还是清脆的洪亮悦耳;这里面可就大有学问了。我时常给孩子讲:“人生,就是人这一辈子。有的人认为:人活着图个三餐温饱、衣食无忧;只要辛勤劳作,就可养家糊口、安然度日。又有人说,人活着就得有个奔头;一天到头三个饱两个倒,那还有啥意思。活就得活出个样儿来不是?!要么轰轰烈烈,要么感天动地。即使哪怕是遗臭万年,也不甘沉寂一生。当然,谁都想一鸣惊人,但大多数人也只能是默默的奉献青春。他们往往不被人们知道,以平凡度过终身,可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们的无私,才成就了历史的辉煌。因此,不论是你、是我、还是他,都要全力以赴地把握今天。面对这些,我们都别无选择。”
当你们不声不响地步入起跑者的行列时,我会大声地对你说:“今天,你是这里的学生,明天你是我们的骄傲。”
记得:莎士比亚说过的“闪光的永远是金子。”不错的,只要你留意生活、关注生活,你一定会成为学之骄子,成为那永远闪光的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