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2184|回复: 0
收起左侧

故乡黎阳古城九坊连珠上的文化(6)

[复制链接]

176

作品

205

互动

4437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3942
威望
1239
精华
8
粉丝
12
好友
7
注册时间
2018-2-16
最后登录
2020-5-14
在线时间
55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18-3-23 11: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故乡黎阳古城九坊连珠上的文化(6)
秋雨

  5.黄河九鼎
  相传大禹划分天下为九州岛岛,令九州岛岛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将九州岛岛的名山大川、奇异之物镌刻于九鼎之上,以一鼎象征一州岛岛,并将九鼎集中于夏王朝都城。《史记•封禅书》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鬺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九鼎被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成为后世华夏的代名词,其王权至高无上,也成为华夏统一昌盛的象征。商代时,对表示王室贵族身份的鼎,曾有严格的规定,士用一鼎或三鼎,大夫用五鼎,天子用九鼎,祭祀天地祖先时行九鼎大礼。商汤逐走夏桀后,将九鼎迁至其都。盘庚定都于殷后,九鼎迁移至殷墟。姬发灭商后,曾公开展示九鼎。周成王即位后,周公旦营造洛邑,将九鼎迁至洛邑,并请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安放在明堂之中。
  东周王室衰落,各诸侯开始觊觎王权九鼎。周定王时,楚庄王首次于洛邑“问鼎之轻重”,被周大夫王孙满驳回。后楚灵王一度也动心问鼎,因国内发生叛乱,未果。秦惠王时,张仪制定策略,希望能夺得九鼎以号令诸侯,楚顷襄王、齐国国王也希望争夺宝鼎。周赧王周旋于两国以及魏、韩之间,令其相互制约,得保九鼎不失。
  秦武王四年(307),秦国攻占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引任鄙、孟贲一班勇士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周赧王遣使郊迎,秦武王直接入太庙明堂中欲窥九鼎。秦武王围着九鼎观览一番,赞叹不已。秦武王指雍字一鼎叹道:“此雍州之鼎,乃秦鼎也,寡人当携归咸阳。”守鼎的官吏说:“此武王定鼎于此,未曾移动,每鼎有千钧之重,无人能举。”秦武王尽平生之力,将鼎抬离地半尺。正要迈步,不觉力尽失手,鼎坠于地,正压在秦武王右足上,将胫骨压断。众人急忙把他扶归公馆,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挨至半夜,气绝而亡。
  据说秦灭周后第二年,即把周王室的九鼎西迁咸阳。但到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时,九鼎已不知下落。有人说九鼎沉没在泗水彭城,秦始皇出巡泗水彭城,曾派人潜水打捞,结果徒劳无功。也有史学家认为,九鼎并非是九个,而是只有一个,因为代表九州,也叫九州鼎,简称九鼎。后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权利象征与意义,亦曾屡次重铸九鼎,武曌 、宋徽宗也曾铸九鼎。
  九鼎是什么式样,是方是圆,是四足还是三足,鼎内外有什么铭文和纹饰?至今无所考稽。惟《拾遗记》卷二载:“禹铸九鼎,五者以应阳法,四者以象阴数。使工师以雌金为阴鼎,以雄金为阳鼎。鼎中常满,以占气象之休否。当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将末,九鼎咸震。皆应灭亡之兆。后世圣人,因禹之迹,代代铸鼎焉。”雄金、雌金的含义诸书无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占气象之休否”就是测国运之兴衰,有人认为禹造九鼎也有观测天文气象的用途。可见,鼎从容器、炊具、到祭器、礼器、又到宝器、神器,代代演变已彻底改变了实际用途,变成了国家供奉的神物。大禹九鼎之纹饰虽无实物可证,但据现已出土的当时陶器纹饰推测,也不外呼兽面类、龙凤类、动物类、云雷类、火类、几何类等。
  关于九鼎的下落,史家众说纷纭,不一而足。《史记》对九鼎的记叙前后不一,周、秦二本纪中说,秦昭襄王五十二年(255),周赧王死,秦从雒邑掠九鼎入秦。但在《封禅书》中说“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由后者分析,九鼎在秦灭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时,已经不见了。那么,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从雒邑掠九鼎归秦,岂不是自相矛盾。
  东汉班固的《汉书》对九鼎的下落,采取兼收并蓄的说法,收录了司马迁的两说,同时又补充说,周显王四十二年(327),九鼎沉没在彭城(江苏徐州)泗水之下。到了清代,九鼎的下落更加难以考察寻觅。九鼎作为华夏文明时代入口处的一块里程碑,已经遗失了2000多年,九鼎能否突然破土而出呢?这是人们经常关心的一个问题。
  6.四岳荐禹
  古之四岳,指的是分掌四方之诸侯,部落首长。今天所说的四岳,指的是泰山、华山、衡山、恒山的总称。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不仅部落联盟首领由四岳会议民族选举产生,就是下属各级行政人员也必须经过举荐。舜当政时期,四岳会议推举禹、后稷、契、皋陶、伯夷等人分管联盟内部事务,后来还一致推举禹为舜的接班人。
  原始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还没有剩余,根本没有腐败的物质基础,人们只能维持很低水平的生活,人们的思想意识还相当单纯,没有私心杂念,氏族社会的首领也没有腐败的理念,氏族成员之间需要相互照料,没有盗窃抢夺。低水平的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氏族成员之间是公平的,社会是公平的,也就是所谓的大同社会,这也许就是原始共产主义。
  《礼记•礼运篇》描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说成白话就是:“那时天下为公,推举贤能的人管事,相互信任,和睦相处。人们不只是爱自己的亲属,也不只爱自己的子女。老年人得到奉养,青壮年都有工作,幼儿健康成长。失去丈夫或妻子的孤寡老人,失去父母的孤儿,没有子女的老人和残疾人都得到赡养。男子有岗位,女子有归宿。财物不应丢弃也不必归自己占有。出力劳作也不单为自己。人们不相互欺骗,也没有盗贼,外出不用关门。这就叫‘大同’。”
  其中的“天下为公,推举贤能,讲信修睦”主要指的是夏建立前尧舜时代的禅让制。黄帝死后,尧当了部落首领,尧老了,推荐了德才兼备的舜继承部落首领的地位,舜老了推荐治水有功的禹继承部落首领的地位,部落首领的继位传承基本原则就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信誉至上”,实行的是禅让制。
  自从大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权位,由“天下为公”变成了“家天下”,由“选贤与能”变成了子承父位,由“讲信修睦”变成了“货力为已”“尔虞我诈”。于是便有了私有制,人们有了私心杂念,“劳心者”开始贪腐,“劳力者”也跟着效仿,各自凭借自己所占有的资源、生产资料、优势、权力,或明或暗地从事着腐败的活动,真个是:“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一个个政治团体和政治势力轰轰烈烈兴起之时,总是打着“天下为公”“为民请命”的旗帜,末了却是“家天下”“货力为已”,从而自食其言,自食恶果,不断兴起又灭亡,一个个新生的朝代走向腐朽,由更新的朝代所取代,一些朝代只有几年,一些朝代虽有数百年,但都因不能“天下为公”而逃脱不了最终灭亡,没有一个能够持续到万岁。《礼记•礼运篇》描述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7.遂人钻木
  火对于人类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并不比蒸汽机时代、电气化时代逊色,如果将来人类真正掌握了核能,那个时代才可能与火的应用有个比较。
  6000万至3500万年前,人类还是猿猴,处于第三纪始新世地质时代;3500万至2500万年前,人类是古猿群,处于第三纪渐新世地质时代;2500万至1200万年前,开始了猿到人转化的漫长过程,处于第三纪中新世地质时代;1200万至300万年前,依然经历着猿转化为人的漫长过程,处于第三纪上新世地质时代;300万至100万年前,进入猿人前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地质时代成为第四纪,属于更新世早期;100万至30万年前,人类依然是猿人前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地质时代成为第四纪更新世中期。
  300万至100万年前的早期猿人已经会利用天然火,但不会保存火,因而常常失去火。100万至30万年前的晚期猿人已能控制和保存天然火。一场雷雨降下火球,会使森林燃烧起来。春秋干燥时节,也可能有森林、草原发生自燃。当熊熊烈火袭来时,猿人最初同动物一样,恐惧万分,慌忙逃跑,被火烧伤或夺去生命者一定不少。当大火熄灭之后,偶然地从灰烬中会发现烧死的动物。猿人就这样第一次尝到了烤熟的食物,熟肉的味道真是美极了!但这种机会对于他们来说可谓千载难逢,多数猿人也只是从祖先那里听说过,火究竟是什么样子谁也没有见过,他们对火又想念又害怕。
  火既暴烈又易熄灭,那个时间的猿人估计把火当成了一种不认识的动物或者神灵,对火很恐惧,总怕火会咬伤咬死自己。猿人长期掌握不了火的习性,偶有机会得到了火,但又养不活火。很多猿人想要尝到祖先传说的美味,真是太难了!随着岁月的流逝,猿人对火的恐惧在慢慢地消除,现代人对核能恐惧的消除估计也需要经历这一类似的漫长过程。
  距今100万至20万年前,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的直立人类已经很多,生活于50万年前的“北京人”则是这个时期人类的典型代表。在发现元谋人化石的地层中,人们发现了很多炭屑,而且含炭层厚达三米多。从猿人进化成的“北京人”,已经完全能够驾驭自然火,虽然尚不能创造火,但己学会使用、控制和保存火。
经过漫长的岁月,智人灭绝的直立人种的“北京人”,智人占据了地球。据古文献记载,占据东亚的智人燧人氏是第  一个发明钻木取火的氏族。《世本》中说:“造火者燧人,因为名。”这是第一个发明钻木取火的氏族。《易•通卦验》中“燧皇始出握机矩”注:“燧皇谓人皇,在伏栖前,风姓,始王天下者。”可知第一个发明钻木取火的氏族姓风,握机矩之法可能只是一种幻想,那时间人类还不具有握机矩的智慧和技能,无非是用石头或者木棒相互摩擦取火。始王天下,可能是由于发明了火,掌握了当时火这种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战胜风雨、潮湿、寒冷、猛兽,因而能联络较多的氏族结成较大的部落,乃至部落联盟。
  《春秋命历序》中说:“燧人出旸谷,分九河。”这是一个起于东方海岱族的氏族。万年前的中国大地上,生活着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下的古人。约八千年前,黄河流域随着渔猎、牧业的发展,出现了农业文明的萌芽,由于农业的需要,认识和掌握季节成为一项特别重要的头等大事。东方海岱族由于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火的科学技术,最先发达起来。海岱族除了对火的重视,他们也很重视一种叫“它”的动物,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蛇”。惊蛰节气后,蛇结束冬眠从洞中爬出来,预示着春天到来;立冬节气后,蛇进入冬眠状态,寒冬也就来临。海岱族发现真是灵验极了,但他们还没有惊蛰、立冬这些节气概念,这个氏族就用蛇的春醒与冬蛰确定季节,用了上千年甚至数千年,形成了人类史上第一个最好的物候指标。与此同时,蛇也逐渐成为这个氏族的图腾。
  《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民食果窳蜯蛤,腥躁恶臭,而伤肠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隧取火,以化腥躁,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这说明了火的功用,发明火的人们被推为第一个氏族部落联盟首领。人类在掌握用火和学会用衣物御寒之前,总是要生活或居留于气候较温和的地方。人工取火的发明,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火光照亮了远古时代的人类文明,它使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从此以后,人类高举火把前进,寒冷、黑暗、潮湿、毒虫、猛兽这些威胁人类身体和心灵,造成损害与恐惧的气候灾害和自然势力,便都在人类的熊熊火光面前退却了。人类有了战胜自然风雨、克服寒冷气候的武器,生存范围日渐扩大。
  《帝王世纪》中说:“礼理起于太一,礼事起于燧皇,礼名起于黄帝。”在发明了火的人群里,由于人人之间和人群之间的交往都扩大了,开始用“礼”来处理人际关系。这是人类文明行为第一次有了简单的规范,但还没有礼这个名称。看来后世仁、义、礼、智、信的理论也不是凭空而来,也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孕育,历经五帝、夏、商、西周,到了春秋时期,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经过历代创新拓展,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9. 后羿射日、嫦娥奔月
  随着旱魃止雨,黄帝战蚩尤请风伯雨师助战,产生了后羿射日、夸父迫日等许多神话,并出现了沟通人神关系的巫。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擅长射箭,力大无比。当时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烧得草木、庄稼枯焦,人们难耐高温,后羿为了救百姓,张弓搭箭,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人间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后羿还射杀了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巫术最初被用于应付大自然中的风雨,后来被扩展到人本身。这是远古人类处于愚昧无知,应付自然灾害的力量十分有限状况下的必然,反映了人类争取与大自然共存的美好愿望。
  古代的神话传说往往与人类真实的历史混在一起,譬如大禹上天偷息壤治服洪水,遂人氏钻木取火,这些原本属于神话,但却被当成了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或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逐步走向文明,脱离了愚昧时代以后,人们自然也就不再迷信和崇拜那些神话的人和事,而只是把神话作为美来欣赏,神话不再是宗教和艺术的混合体,而只是古代文化里的艺术品。
  神话萌生于远古人类还没有足够认知的母系社会,到奴隶社会发展到了顶峰,以后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走向下坡,虽然眼下还留有一些无知的崇拜者,但未来必然会荡然无存。文化艺术则与神话截然相反,伴随原始宗教和神话发展起来的文化艺术,越来越丰富多彩,随着神话和祭祀退出历史舞台,文化艺术会更加多姿多彩。
  屈原《天问》中有:“安得夫良药,不能固臧?”意思是说:后羿从何处得来不死药,为什么不把它牢牢收藏?此句隐含着后世演绎的嫦娥奔月故事。《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蒙以命相逼,娥迫以服药奔月。”意思是说,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不死药,后羿的一个黑心徒弟逢蒙以命相逼,趁后羿不在去偷药,嫦娥被迫服了不死药,之后奔月。
  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多种说法,嫦娥是一个神话人物,东汉高诱注解《淮南子》时才指出嫦娥是后羿之妻。后羿的妻子本是姮娥,有学者认为称为后羿的有多个,处于不同时期,嫦娥是月亮女神嫦羲的后裔,从而难以判断嫦娥是何时人物。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嫦娥很想回归地球故乡,她告诉丈夫:“中秋月圆之时,你用面粉作成圆月形状,放在屋子西北方向,然后呼唤我的名字。三更时分,我就可以回归故乡了。”丈夫按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嫦娥真的飞回地球,夫妻重圆。中秋节做月饼供嫦娥的风俗,也就由此形成。表现这一情节的嫦娥图,当是世人渴望美好团圆,渴望幸福生活的情感写照。这不是虚话,新时代的今天,中国航天探月工程“嫦娥奔月”,真的接回了中国的“嫦娥”。正是:
  苍穹朔望古今思,华夏中秋千万诗。
  天地鸿蒙玉兔影,开初甲骨夜光辉。
  诗经咏唱月文化,吴楚辞歌桂树姿。
  唐宋婵娟人共赏,琴声元曲醉魂痴。
  明清河汉洁如水,今日河星新雅词。
  10.仓颉造字
  说起中华远古文字,公认仓颉是汉字始祖。仓颉,称苍颉,复姓侯刚,号史皇氏,轩辕黄帝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相传仓颉仰观天象、俯察鸟兽虫鱼之迹,总结远古各部落的刻画符号首创文字,从而结束了远古结绳记事的历史。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吴村现有仓颉陵遗址,遗址保存有石刻、碑刻。河南省商丘也有仓颉墓,陕西省白水县史官村也有仓颉墓、仓颉庙。
  其实,汉字的形成经历了刻画符号、图形文字、甲骨文字等漫长的过程。商代前期的遗址,以郑州二里冈上、下层为最典型,偃师二里头一、二期为夏代,三、四期则为早商。殷墟虽说是盘庚以后的遗迹,但反映前期创造的东西也很多。大量资料见诸于甲骨文,也有少量与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的金文和陶文。
  依据唐代学者孔颖达的说法,仰韶、半坡文化时期,记事方法已由结绳演变到图画符号、开始了“易之以书契”的过程。到炎帝、蚩尤、黄帝时期,已经有了图像文字。二里头出土的陶器上刻画符号,计有二十多种,多不认识。但其中一些文字与殷墟甲骨文对照,存在着明显的相似之处,甚至可以隶定为同一字。
  图像文字中有一个字,上部像是太阳的一个圆,中间是火的形状,或者表示的是云霞,下面是五个山峰。这个字有人解释为“旦”或“霞”,有人认为是“炅”。这应该是远古人类对自然气象长期观测认识的结果,并抽象出来这个最原始的图像文字。看来后代的创新离不开前人奠定的基础,仓颉造字也不例外。正是: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伴着原始人类
  从远古人群扩展
  从渔猎到农业
  从农业到农耕
  大河岸边开始刻划
  留下了不解的符号
  图形的问世
  它终于初露雏形
  华夏给你起了个称呼
  叫做汉字
  它高兴地勇往直前
  仓颉将它千变万化
  它在甲骨上留下了身影
  先秦将它形状统一
  南北朝给了它抑扬顿挫
  隋代给了它平仄的读音
  唐代用诗把它串起
  宋代把它填入词谱
  元代将它付给琴曲
  千古风雨
  多少个古文明断代
  唯有它仍在发展延续
  新时代给它插上翅膀
  立功在本土
  奉献在世界各地
  11.启生会稽
  传说大禹治水之时,要在介于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山打出一条疏洪泄洪的通道。为了加快挖山的速度,大禹顾不上回家,便与妻子涂山氏约定,以击鼓为号,把饭送到山上。大禹化为一头神力无比的大黑熊,连推带扒,很快就把山挖掉了大半。正在干得起劲的时候,一块劈山崩裂的石头误触皮鼓,涂山氏闻听鼓声,赶忙拖着已怀孕的笨身子送饭。来到山上,东张西望不见丈夫身影,却见一头威猛的大黑熊在跳跃奔忙,吓得扭头就跑。大禹见此情景,顾不得变回原形就冲着妻子追去。妻子跑到嵩山脚下,化作一块巨石。大禹呼喊:“还我儿子!还我儿子!”只听轰然一声,巨石突然崩裂,从中蹦出一个婴儿,这就是禹的儿子启。
  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破坏了“天下为公”民主推选的禅让制度,从此成了子承父位,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世袭王朝,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与后世的窃国大盗袁世凯复辟帝制一样,同样是历史的大倒退。但从创造国家这一新型的社会政治形态上讲,又是一种进步,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的社会组织形态,用阶级代替原始社会,以文明社会代替野蛮时代,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变革与发展。夏代的建立,标志着漫长的原始社会被私有制社会所替代。
  启的继位并不光彩,史料推测伯益实际有继位权,启杀死伯益夺位。《竹书纪年》载:“益干启位启杀之。”启在位时因有扈氏不服其夺位而造反,启与有扈氏进行了一场“甘之大战”,开战前发表“甘誓”,启大获全胜,最终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自此“禹传子,家天下”。据说夏建立后,以启为首的贵族统治者,肆意奴役和剥削广大庶民,放纵于“淫湎康乐”的生活,启耽于饮酒作乐,在位10年而卒。启的晚年,生活日益腐化,他喜欢饮酒、打猎、歌舞,而疏于朝政。
  夏启死后,出现了“五子争权”的斗争,启长子太康继位。太康自小跟着父亲启享乐,即位后生活比启还腐败,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沉湎于声色酒食之中,政事不修,终日只顾饮酒游猎,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背叛。太康名义上在位29年,实际上只在位两年,因不理民事,在去洛水北岸游猎时,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攻了安邑,夺取了政权。太康后悔不及,只好在阳夏筑了一座土城居住下来,这就是夏代历史上出现的“太康失国”“后羿代夏”。
  太康的五个弟弟见兄长不能回都,就陪着母亲来到洛水南岸苦苦盼候,始终没有能等到。五兄弟就作了一首《五子之歌》,被收入《尚书》之中。《五子之歌》歌词大意:我们的祖先大禹曾经训导子孙说,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君主应当勤于政事,用心治理好天下,倘若贪酒色、好游猎,或者大兴土木,建造亭台宫室,那么,只要有其中的一件,就会失去民心,导致亡国。缅怀我们的祖先大禹在世时,他身为万邦之君,将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百姓安居乐业,他是一位多么贤明的君主啊!今天,太康不遵祖训,荒废政事,弄得百姓都仇视我们,使祖先创建的王朝被人颠覆,陷我们于凄苦的境地。太康啊,你铸下了大错,我们心中是多么痛苦啊!
  自从中国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时代,社会变得十分黑暗与腐败,无论后世如何标榜他们的“圣明”,仅殉葬制度一项就可以将奴隶制时代所有的君王彻底抹黑,定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夏代大约从公元前22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共450年左右,主要活动地区在河南西部颖水上游和伊河、洛河下游及山西晋南地区,经历了17君: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厪、孔甲、皋、发、癸(桀)。
  12. 螺祖养蚕、神农制陶
  嫘祖,一作累祖,中国远古时期人物。为西陵氏之女,轩辕黄帝的元妃。她发明了养蚕,史称嫘祖始蚕。出生于西陵(河南睢县西陵寺)。嫘祖生玄囂、昌意二子。玄嚣之子嬌极,蟜极之子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是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太平御览》引《周书》“神农耕而制陶”。神农氏生于姜水(宝鸡境内),葬于湖南茶陵。一说生于今湖北随州西大洪山。神农氏本是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来发明农具以木制耒耜,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以及使用火,功绩显赫,以火德称氏,故为炎帝,尊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华夏农业之神。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故乡黎阳古城九坊连珠上的文化(5)
下一篇:摘抄几篇我的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0:31 , Processed in 0.703125 second(s), 32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