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作家
- 成绩
- 3942
- 威望
- 1239
- 精华
- 8
- 粉丝
- 12
- 好友
- 7
- 注册时间
- 2018-2-16
- 最后登录
- 2020-5-14
- 在线时间
- 55 小时
- 性别
- 男
|
故乡黎阳古城九坊连珠上的文化(9)
秋雨
七、古城贻福坊
黎阳城始置于西汉,宋元为浚州,明初降为县,始称浚县。今日浚县城建于明洪武初,城西滨卫河,南跨浮丘山,东峙大伾山,形成“两座青山一溪水,十里城池半入山”的格局。黎阳城襟山带河,位居大伾、浮丘两山之间,西依卫水。蓝天白云之下,两山青螺,一弯碧水,数点白帆。城内商贾云集,街市繁荣,四座城门出入行人车辆,络绎不绝。护城河内清水微波,荷花飘香,两岸绿柳倒影,紫燕柳间穿梭翻飞,百鸟欢歌。可谓城坚池深,形式壮丽,美如画廊。至明崇祯年间,成为鼎盛,遂有民谚:“南京到北京,比不上黎阳城。”便利的航运条件,坚固的城池保障,优美的山水景色,给黎阳带来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富裕,一代代黎阳人安居乐业,享受着富足康乐的生活。
古城贻福坊为四柱三间坊楼结合式,冲天柱顶为石灯造型,中部为二级塔式造型,北边柱子东西有加官进爵、福星高照,南边柱子东西有五鬼运财、麻姑献寿。坊上雕刻有草龙图、石宫灯、五福图、福禄寿喜吉祥图案、天干地支图、十二生肖;坊东面雕有王襄敏公著诗篇、锦绣前程、松龄鹤寿、喜上眉梢、黎阳大平调《跪铺》《三娘教子》;坊西方雕有傅青主授徒云锦寺、连年有余、五福庆寿、双鹿齐鸣、黎阳大平调《二进宫》《下高平》。坊的东西面书写有古城贻福横匾,由李岩所书。此坊无楹联。
1.天干地支图
据说早在黄帝时期,黄帝的一名部下大挠氏探察天地气机,探究五行,始用甲乙以名日,谓之干,用子丑以名月,谓之支,测天则用干,测地则用支,于是创立了天干地支,外加五行。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两者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组成了天干地支纪法。天干地支在华夏古代主要用于纪日,此外还曾用来纪月、纪年、纪时等。
天干地支是古人为了历法方便做六十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以往人们对干支的解释,都是望文生义的臆测,十天干纯属十进位记数法的自然发生,十二地支起源于古巴比伦,或者是中华夏代的创作。天干地支共二十二个符号,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错综有序,显示时空互动,阴阳作用,大自然运行的规律。
天干地支历法中的干支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天干地支历法中的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天干地支历法中的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天干地支历法中的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早子时为0时至1时,丑时为1时至3时,寅时为3时至5时,卯时为5时至7时,辰时为7时至9时,巳时为9时至11时,午时为11时至13时,未时为13时至15时,申时为15时至17时,酉时为17时至19时,戌时为19时至21时,亥时为21时至23时,晚子时为23时至24时。
2.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又叫十二属相,是中国人出生年份与十二地支相配的十二种动物,包括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古云梦泽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存在,最早记载与今天相同的十二生肖,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
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融合到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之中,表现在婚姻、人生、年运等,每一种生肖都有丰富的传说,并以此形成一种观念阐释系统,成为民间文化中的形象哲学,如婚配上的属相、庙会祈祷、本命年等,现代更多人把生肖作为春节的吉祥物,成为娱乐文化活动的象征。
西方人相信星座,诸如金牛座、狮子座、仙女座等等,不理解中国人的十二属相,并耻笑什么猪啊、狗啊、老鼠啊等等,反正是每人一个,但全国只有十二个。据说周恩来总理曾对西方人进行了如下解释:
中国人的祖先很实在。我们十二生肖两两相对,六道轮回,体现了我们祖先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
第一组是鼠和牛。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智慧,不勤奋,那就变成小聪明;而只是勤奋,不动脑筋,那就变成愚蠢。两者一定要结合,这是祖先对我们第一组的期望和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组。
第二组是虎和兔。虎代表勇猛,兔代表谨慎。勇猛和谨慎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才能作到胆大心细。如果勇猛离开了谨慎,就变成了鲁莽,而没了勇猛,就变成了胆怯。这一组也非常重要,当我们表现出谨慎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中国人没有勇敢的一面。
第三组是龙和蛇,龙代表猛,蛇代表柔韧。所谓刚者易折,太刚了容易折断,但是,如果只有柔的一面就易失去主见,所以,刚柔并济是我们的祖训。
第四组是马和羊,马代表勇往直前,羊代表和顺。如果一个人只顾自己直奔目标,不顾及周围环境,必然会和周围不断磕碰,最后不见得能达到目标。但是,一个人光顾及和顺,他可能连方向都没有了。所以,勇往直前的秉性,一定要与和顺紧紧结合在一起。
第五组是猴和鸡。猴代表灵活,鸡定时打鸣,代表恒定。灵活和恒定一定要紧紧结合在一起。如果你只有灵活,没有恒定,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收获。一方面具有稳定性,保持整体和谐的秩序,另一方面有能在变通中前进,这才是最根本的要旨。
第六组是狗和猪。狗代表忠诚,猪代表随和。如果一个人太忠诚,不懂得随和,就会排斥他人。反过来,一个人太随和,没有忠诚,这个人就失去原则。无论是对一个民族的忠诚,还是对自己理想的忠诚,一定要与随和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才容易保持内心深处的平衡。
3.吉祥图案
草龙图:前面已有介绍。
前程似锦:构图用锦鸡和牡丹,还有橙子,牡丹表示富贵,锦鸡表示吉祥,橙子取谐音代表前程,寓意前程远大,富贵吉祥。
连年有余:以鲶鱼做成装饰纹样,鲶鱼谐音年余,莲谐音连,称颂富裕祝贺之词。
松龄鹤寿:古人以鹤为仙禽,长寿。松树长生,也常绿。
五福庆寿:五只蝙蝠绕着两个寿桃,又称五福捧寿。五只蝙蝠谐音五福。《尚书•洪范》中五福是指:寿、富、康宁、好德、考终命。一说五福是指:福、禄、寿、喜、财。
双鹿齐鸣:鹿温顺可爱,喜欢群居,古人常以鹿象征德音、和谐。鹿是古人心中美好的形象,麟、凤、龟、龙四灵中的麒麟就是由鹿演化而来。
《诗经•小雅•鹿鸣》是一首周天子宴请群臣宾客,诚求治国之道的诗歌,兴之笔法。宫殿外的草地上,几只小鹿呦呦地鸣叫着,安闲地吃着草地上的嫩苹、青蒿、黄芩之类,宫殿内周天子和大臣们彼此迎合着,乐工们吹奏起琴瑟笙箫,一派和谐安乐的宴饮氛围,达到了上下沟通的效果。此诗对后世影响深远,曹操筛酒临江,横槊赋诗,面对浩浩长江所吟《短歌行》就有这首诗歌的影子。G20晚会演出,歌唱了这首《鹿鸣》,《诗经》原本就是配乐舞的歌词,也就是歌词、音乐、舞蹈三位一体。据《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国公子季札访问鲁国时,看到了这种歌词、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表演,对其还进行了评论。但也有人不同意三位一体这一说法。
喜上眉梢:前文有介绍。
福星高照:福星是民间传说的神。象征能给大家带来幸福、希望的人和事。福星高照必须具备五福,五福有它的因果。第一福,长寿,因是好生养护生之德,施予他饮食,果是长寿;第二福,富贵,因是施财施恩于他人,果是富贵;第三福,无病,因是施药戒杀,心慈无害,果是无病;第四福,子孙满堂,因是多结良缘,爱惜大众,果是子孙满堂贤孝;第五福,善终,因是有修有养,修行福德,果是善终。
麻姑献寿:前文有介绍。
加官进爵:清代和民国瓷器的常见纹饰。图案中通常用爵杯表示晋爵,以官帽表示加官。
五鬼运财:南北朝的《搜神记》《真诰》记载有赵公明的事情,或者说神迹,他是金龙如意正乙龙虎玄坛真君,率领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
4.王襄敏公著诗篇、傅青主授徒云锦寺
王襄敏公著诗篇,说的是大名府黎阳王越(1423~1498),字世昌,明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年间在世,明代中期名将、诗人,死后谥襄敏,系历史复杂人物。
王越是景泰二年(1451)中进士,授御史,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明宪宗时官居兵部尚书,总制大同及延绥甘宁军务,以功封威宁伯,为明代因功封爵的三位文官之一,余两位是王骥和王守仁,为首任三边总制。因汪直遭夺爵除名,孝宗即位获赦回乡。弘治七年(1494),复左都御史。弘治十年(1497),起复原职,加太子太保,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其后兼制延、宁两镇。次年,于贺兰山击破鞑靼,以功进少保兼太子太傅。弘治十一年底(1498)卒于甘州,年七十三,赠太傅,谥襄敏。
王越出生于黎阳钜桥镇冈坡村,时雷雨交加,电闪雷鸣。传说两位钦差避雨王越家门楼之下,正值王越降生,其祖母冒雨外出给门神烧香,钦差只好上前恭喜。钦差言道:“令孙将来定会出息。”其祖母回话:“不求当什么大官,做得个一品小官就心满意足了。”钦差无意中竟然为将来一品大员站岗放哨。
王越在朝为官,可谓心系桑梓。设赌输同山而令长垣替黎阳代缴童山一带荒山野岭粮饷(另一说是长垣主动要同山);设放马场意在免缴火龙岗一带皇粮;修卫河桥本意是要桥大眼小,从而设立码头,以便让家乡宰客,雁过拔毛;判“淇河浚地”,明着心向淇县,暗里为了黎阳;智建无梁寺,为骗皇帝说出“无梁”,从而免去黎阳上缴皇粮。民间编造说,终有浮丘山营造金鸾殿事发,仓促间改作碧霞宫。作为黎阳人,本应感谢王越情系家乡;作为华夏儿女,当谴责王越坑害社稷之举。身为社稷大员,却无社稷苍生公心,只为局部一己之私,朝廷用人实不可取。
王越爱家乡,多智谋,也曾卫国戍边,为明代成化、弘治时期西北著名军事统帅,曾三次出塞,收河套地,身经十余战,功勋卓著。且博学能文,长诗善赋,诗性情流露,不须雕饰,悲歌感慨,有河朔激壮之音,名显一时,有《襄敏集》二卷。但其急功邀赏,结交奸宦,前结汪直,后结李广,不顾大局,假公济私,可谓奸臣所为。王阳明曾奉圣旨送王越灵柩回归故里黎阳,并在大伾山上讲学,在黎阳期间写有诗赋,但却没有提及王越一文半字。王越虽居高官,却是历史复杂人物,被士论所轻,其名不见经传,盖因其所为暗淡阴诈。桑梓以王越自矜,黎阳引以为荣,情有可原;外埠指王越奸臣,他乡引以为耻,事出有因。
民间相传王越抱万历登基,欲加害万历小皇帝,暗下毒手狠掐幼帝命脉,幼帝真龙天子,被掐却大笑不止。万历登基之时,王越早已作古,何来加害幼帝之说?皆因外埠痛恨王越,借以对王越丑化,考察王越所为,对其丑化情有可原。
王越不如同朝代的黎阳人赫瀛、孟含霓、孟楠、王在晋,更不及卫地君子卫武公、巾帼英雄妇好、爱国女诗人许穆夫人、壮士荆轲,他们才是卫地黎阳应该歌颂的古代人物。
傅青主授徒云锦寺,前文已有类似内容。
5. 黎阳大平调
黎阳大平调系梆子声调剧种,流行地区以曹州(菏泽)为中心,跨越冀、鲁、豫、苏、皖五省边缘地带,以郑州、陈州(淮阳)、徐州、亳州、大名、磁州、济宁、兖州为外围边界,号称流行五省八州。由于大平调的定弦、唱腔都比号称高调的山东梆子、定名反调的横笛梆子(河北梆子)低,所以称为平调。大平调在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有着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三个支派,即东路平调、西路平调和河东平调。黎阳大平调属于西路平调,2011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坊上的《跪铺》《三娘教子》《二进宫》《下高平》是黎阳大平调代表性剧目。
八、护国佑民坊
此坊原址偏东原有城隍庙山门外标志坊,因黎阳古城曾是浚州,所以该城隍既是州城隍又是县城隍,旧坊上有圣旨匾,秉承圣旨原意而建,俗称圣旨坊。旧圣旨坊毁于20世纪60年代,新圣旨坊取名护国佑民坊,并找到圣旨匾安放其上,故也称复建圣旨坊。
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祗,为儒教《周宫》八神之一,也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又称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产生于古代儒教祭祀,又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班固《两都赋序》中有:“京师修宫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规形成于南北朝时,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君及府州县守令主持,朱元璋此举意在“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
护国佑民坊为四柱三间六楼式,顶为单檐庑殿顶,垂珠花斗拱。中柱四个抱鼓较大,抱鼓顶上雕刻太平盛世、鼓芯雕刻一路连科和金玉满堂等。坊上雕刻有春秋玉龙图案、杂宝图、四爱图、宝相花透雕窗、吉祥图案、洗象图;坊东面雕有珊瑚、艾叶、草龙图案、城隍出巡、苏东坡爱砚、米芾爱石、八仙图;坊西面雕有犀角、银锭、草凤图案、御封都城隍、王羲之爱兰爱鹅、陶渊明爱菊、事事如意、麟麟送子、上八仙。坊的东西面分别镶嵌有圣旨匾,东面有护国佑民匾,由李彦军所书,西面有明洪武元年(1368)城隍庙诏封碑文。东面的楹联由郑州李冰(秋雨)撰,莲馨斋主人好贤书写:
彪炳正气,坦荡君子,逾坊心无愧;
严明纲纪,奸邪小人,越槛胆自寒。
西面的楹联由四川内江陈亮撰,刘建新书写:
圣旨保其灵验,看千秋黎阳,风调雨顺;
城隍佑此清平,喜百里浚县,业乐居安。
1.八仙与上八仙
八仙是汉族民间传说中广为流传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在明代以前说法不一,有汉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吴元泰《东游记》始定为:铁拐李(李玄)、汉钟离(钟离权)、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吕岩)、韩湘子、曹国舅(曹景休)。有学者考证,北宋中期应铁拐李之邀在石笋山聚会时始有八仙之说,后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名言。
八仙另一含义指传统中式窗格,比如我们常见的方形桌面或者墙面,在四个角做图案,中间也有图案,我们通常叫这种图案分布形式为八仙,俗称四菜一汤。还有中式窗棂的最小构件或称衔接件,也叫八仙,并且分为明八仙和暗八仙两种。
上八仙是指:王母、杨戢、韩山、拾得、刘海、白猿、太白、寿星。一般所谓八仙是: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何仙姑、李铁拐、钟离权、曹国舅、蓝采和八人。八仙有上八洞仙、八仙人、暗八仙,俗称上八仙、中八仙、下八仙。暗八仙是指八仙所持宝物的名称:鱼鼓(张果老)、宝剑(吕洞宾)、横笛(韩湘子)、笊篱(也有用莲花或莲叶者,何仙姑)、葫芦(李铁拐)、扇子(钟离权)、阴阳板(曹国舅,也有说是蓝采和的持物)、花篮(蓝采和)。刘海(刘海蟾)虽然现在不在八仙当中,但在许多地区仍位于八仙之列,明代《列仙全传》用刘海顶替了张果老,在江西某些地区的跳八仙中,也有以刘海代替汉钟离的,而台湾用刘海替代蓝采和。
八仙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拥有不同的含意,直到明朝吴元泰的《东游记》,才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马致远的《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并没有何仙姑,取而代之的是徐神翁。在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有张四郎却没有何仙姑。明《三宝太监西洋记演义》中的八仙,则以风僧寿、玄虚子取代张果老、何仙姑。一般能见到的八仙图为老松树和八只仙鹤的图像,提名为八仙祝寿、八仙献寿等。古代的八仙图有很多形式,如五代时道士曾作画幅为蜀中八仙,所画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今之所谓八仙,大约形成于元代,但人物不尽相同。
2. 杂宝、宝相花透雕窗、草龙草凤、春秋玉龙
坊上雕刻有吉祥图案,有杂宝、宝相花透雕窗、草龙草凤、春秋玉龙。
杂宝:瓷器上的辅助纹饰。元瓷一般在肩、颈部位变形莲瓣内,绘各式珍宝,诸如:双角、银锭、犀角、火珠、火焰、珊瑚、法螺、火轮、双钱等。明代,杂宝散杂于主纹的空间,并增添了祥云、灵芝、卷轴书画、鼎、方胜、红叶、艾叶、蕉叶等。
宝相花透雕窗: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宝仙花花,盛行于隋唐时期。
草龙:前文有介绍。
草凤:在卷草纹的头部接上凤头便成了卷草缠枝凤。
春秋玉龙:春秋晚期玉龙开始大量出现,战国时期达到全盛,成为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玉器。
3. 城隍出巡、御封都城隍、洗象图、事事如意、麟麟送子
城隍出巡:每逢元宵节、五月十九城隍寿诞、清明节、七月十五、十月一的祭祀,明清时期黎阳及周边百姓便在黎阳城隍庙内举行盛大庙会活动。特别是城隍圣诞之日,还要用花轿抬着城隍爷游遍黎阳城四关四街,以报答城隍神护佑百姓恩德,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御封都城隍:相传朱元璋曾避难于黎阳城隍庙,当了皇帝后封黎阳城隍为都城隍,比其他地方的城隍高一级。
洗象图:大象为佛祖所乘,故为祥瑞象征,招财童子洗象,以此寓意世道吉祥,招财进宝。明清时期,皇宫中三伏日例行为畜养之象洗浴,届时遣官以鼓乐引导监洗,观者众多,诗人吟咏的诗文中可见此情景。
事事如意:汉族传统吉祥图案之一。图案为一只幼狮跟随老狮子,有的图案是老狮子怀抱幼狮或者两爪间有一只幼狮,谐音寓意事事如意。也有用两个柿子和一只如意构图,取吉祥之意。
麟麟送子:我国古时候祈子法的一种。传说中麒麟是仁兽,是吉祥的象征,能为人们带来子嗣。晋代王嘉《拾遗记》中描述,孔子诞生之前,有麒麟吐玉书于其家院,成为麒麟送子的来源,其实是以讹传讹,哪会有这样的事情?有些人在房中挂《麒麟送子》的图画,图中有一个小孩骑在麒麟背上,手提莲花,含有麒麟送子之意义。也有些人将金银打出长命锁,而锁形成麒麟状取麟子之意,以示吉祥。清朝时,一品武官的官服都绣有麒麟,可见麒麟的地位只是逊龙一级而已。
7. 四爱图
《四爱图》取材于周敦颐的爱莲说、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王羲之爱兰爱鹅、林和靖爱梅爱鹤、米芾爱石、苏东坡爱砚,基本上是由以上几个典故取其四个组成四爱图,现今又添加了新的孟浩然爱梅、李白爱酒、杜甫爱诗。
苏东坡爱砚:北宋文学家、书法家苏东坡十分爱砚,藏砚也多。他用过的壁水砚是以端溪下岩砚石刻制的,因下岩砚石开采十分困难,苏东坡对采石工的艰苦劳动很有感慨,又觉得这块端砚坚实而细润,透水性极弱,质地优良,为砚中珍品,便在砚背题了砚铭:“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液,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另一方砚铭为:“其色温润,其制古朴,何以致之,石渠秘阁,永宜宝之,书香是托。”对此端砚备加赞扬。
苏东坡的第一方石砚为12岁时所得,那年他在家中地上掘土洞玩耍,发现一块淡绿石头煞是可爱,有闪闪银星,温润凝莹,试以研墨,极好。其父苏洵也觉好奇,认为此石是天砚,于是凿磨了砚池,交代儿子好好爱护。此后苏东坡收藏许多砚台,但始终对此砚关爱有加。
王羲之爱兰爱鹅:书圣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邪临沂,西晋末年随晋室南迁,永和元年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后,就定居会稽,绍兴是王羲之第二故乡。
王羲之创行书、草书与他的爱好有很大关系。王羲之一爱兰,二爱鹅,爱鹅的故事源自他曾给一位山阴道士书写了《黄庭经》,更有情趣的爱兰却被人疏忽。永和九年三月初三,王羲之约友修禊,选择了兰亭为修禊之所,除“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外,此地还盛开幽兰,馨香扑鼻。同去的名士们因此而留下了“俯挥素波,仰掇芳兰”“微音选泳,馥为若兰”“仰泳挹遗芳,怡神味重渊”等咏兰名句。
王羲之在精研书法体势时,得益于养鹅,更得益于爱兰。曲颈高歌,红掌拨绿水的鹅,给王羲之带来启示,从此伸臂运笔,更挥洒自如。而那迎风飘拂、婀娜多姿的兰叶,更启发了他开创飘逸流畅、妍美遒媚的书法新体。兰叶清翠欲滴、素静整洁、疏密相宜、流畅飘逸。王羲之将兰叶的各种姿态运用到书法中,使他的书法结构、笔法、章法的技巧达到精熟的高度。他的书法兰画映素,气脉贯通,字体秀美,错落自然,且因字生姿、因姿生妍、因妍生势、因势利导,达到了神韵生动、随心所欲的最高境界。
米芾爱石: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山西,迁居襄阳,有米襄阳之称。传说他个性怪异,喜穿唐服,嗜洁成癖,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
米芾曾为书画学博士,后来升迁至礼部外郎。他多次被人打小报告,说他行为放浪,因而被罢了官。米芾喜欢石头,他放着好地方的官不做,主动要求去涟水当小官,因那里靠近安徽灵璧,他收藏了不少灵壁石,每块都题其名目,经常把玩。杨次公按察使考核官吏,视察到涟水时,对米芾严肃地说:“朝廷将千里郡的地方交给你,你怎么能终日玩弄石头?”米芾从左袖中取出一灵壁石,嵌空玲珑,峰峦洞穴俱全,色极清润,在手中翻转抛给杨察使看,并问:“这石头怎么样?”杨不看,米芾将石纳入袖中,又取出一块石头,叠峰层峦,奇巧得很,杨仍不看。米芾又纳入袖中,最后取出一石,极尽天雕神镂之巧,看着杨说:“这种奇石,怎么能不爱?”杨忽然开口说:“并非只有你爱,我也很喜欢。”说着从米芾手中抢过奇石,径直登车离去,米芾逃过考核一劫。
陶渊明爱菊: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独爱菊可以说是他隐居田园的写照,他挥毫留下了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爱菊的传说,就是后人从这句诗中引申而来的。从一般的泛论,进入具体叙说,显示陶渊明的性格特征。陶渊明是晋末南朝宋初的一位杰出诗人,他不满士族把持的黑暗统治,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不对之卑躬屈节。他做彭泽县令时,恰好碰上督邮视察工作,县吏对他说:“应束带见之。”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当即辞去彭泽令,决心远离统治者,洁身自好。此后,他长期归隐田园,以酒遣怀,以菊花为伴侣,再没有出仕。
几句题外话。陶渊明有一首咏卫地壮士荆轲的诗《咏荆轲》,因荆轲是故乡人,读了《咏荆轲》后颇多感慨,写上几句《读陶渊明〈咏荆轲〉》:
南朝老者将官弃,种菊南山归故里。方宅草屋八九间,南野开荒亲犁地。
回归乡野恋旧林,雪舞梅花更欢喜。露沾草莽笑闲赏,鸡鸣五更清晨起。
人生一梦功名虚,桃花源里愿深居。春秋战国传秦汉,魏晋云烟南北初。
种豆悠然千古思,荆轲身影唤农夫。农夫忆起刺秦事,陋室烛光彻夜书。
春秋燕国朔方疆,狼虎秦嬴手太长。商周基业千年后,山河岂肯泪国殇。
勇士卫人荆轲赞,只身西去刺秦王。西风萧瑟易水冷,义无反顾不彷徨。
壮士一去不复还,虎穴孤胆刺强梁。图穷匕首惊咸阳,豪气长虹一命亡。
精神不朽如淇竹,死别歌声故土哭。淇河卫地动地哀,千古英雄太行麓。
淇奥牟山燕赵城,千年过后吊枯木。纵使魂归头颅掉,一腔热血不屈服。
寒风尤唱死别歌,祭奠英雄向天祝。诗成窗外东方红,梅竹窗棂似知情。
弃官正值北朝乱,江南归隐雪飞冬。锄头背起篱笆下,隔菊遥望南山峰。
李冰秋雨梦中行,有缘看清农夫容。原来误入桃花源,不是农夫是陶令。
|
上一篇: 故乡黎阳古城九坊连珠上的文化(8)下一篇: 舍与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