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627|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文历史] 《勺泉》文: 冯 敏

[复制链接]

1405

作品

1483

互动

1万

积分

创始人

成绩
10001
威望
2179
精华
2
粉丝
75
好友
0
注册时间
2018-1-6
最后登录
2023-1-14
在线时间
304 小时
性别
保密
发表于 2018-10-2 1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勺泉
冯 敏

  
  兔耳山栖霞寺涧下有一泉,泉旁大片石上书有“勺泉”二字,相传为清朝康熙年间华亭人太子詹事府詹事沈荃所书。
  勺泉,顾名思义,一勺之水,以少积多之意。“勺水”二字多在文人骚客寄情抒怀。乾隆八年冬,乾隆皇帝在写“兔耳峰”之前登山海关澄海楼,留下了“我有一勺水,泻之东沧溟,无今亦无古,不减亦不盈”的诗句。道光皇帝在澄海楼写过三十首诗,其中第十七首写道:“损盈须参一勺多,六根可度波罗伽。”
  康熙二十年春,沈荃随同康熙东巡过抚宁。抚宁知县赵端邀沈荃一行人游览栖霞寺,于寺中诗兴大发,提尊韵和,为栖霞寺留下了千古绝唱。酒至半酣,赵端至沈荃擅长书法,尤其草书,在京城称为草圣,遂请沈荃即兴题字。这时候沈荃已经有几分醉意了,摇晃这身子走出了山门,来到寺院下面的河涧中。
  “酒酣题石去,回首渺苍烟”,沈荃提着笔环顾下笔之处,忽见河边一泉水如勺,旁一块片石,巨笔一辉在上面写下了“勺泉”二字,笔锋刚劲,力可入石,众人齐声喝彩。正当观赏之际,忽见“勺泉”二字金光闪烁,泉水翻涌四溢,叮咚作响。围观者以为沈荃神笔点出了神泉,纷纷围了上来,请沈荃题字留名,以为吉利。
  栖霞寺因“勺泉”而闻名,成为文人墨客览胜之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沈荃的题字和清顺治年间抚宁知县张毓中所书“金马遗踪”,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修水库时淹入库中,相信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这些古迹一定会重见天日。




上一篇:《六和尚演印》文:佟 涛
下一篇:兔耳山醉秋 张丽华
1、《天马》文学季刊将优选网页文章,被网站采用不代表被季刊采用,自己发布到网站的文章更易被纸媒采用,具体是否被采用请留意网站或公众号公布的纸刊目录。2、由于经费不足,不发稿费,如需邮寄纸刊请联系管理员,需自出邮费和成本费。3、网页打赏如超过10元,作者可联系我的微信(w609778830)领取80%稿酬。4、自己发的文章可以在个人中心提现。5、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独立网站,稿件发到网站后不影响被微信公众号再次采用。6、欢迎点击下方投稿航或右侧浮动小红本发表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1:41 , Processed in 0.265625 second(s), 29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