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123|回复: 1
收起左侧

环穿大山追梦杜鹃花

[复制链接]

414

作品

1267

互动

1万

积分

版主

成绩
9376
威望
9682
精华
12
粉丝
60
好友
12
注册时间
2018-2-20
最后登录
2024-6-11
在线时间
10033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宋长万
发表于 2024-5-31 10: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环穿大山追梦杜鹃花
                       (宋长万)
      孤身单骑长峪山,爬山越岭看杜鹃。一路春芳伴我行,年逾花甲既梦圆。早知碣石山麓杜鹃花美、醉人心脾,然而因主观不坚、客观不能等各种因素,直到花甲之年近在咫尺的美花杜鹃依然只是在梦中呈现,如何亲临其境与其耳鬓厮磨、相拥而语成为我退休之后一道待解的课题,也期待着早日题解事圆、梦想成真。
     哦哦,机会来了!又是一年杜鹃季,虽在老家黄宝峪生活但同样乐山的胞弟蓝蝴蝶(宋长幸)微信中倡导说2024年4月10日(龙年、龙月、龙月、龙日这天同聚)将翻山越岭踏访碣石山东北侧的长峪山村、紧邻后明山地界的杜鹃花海。我虽患眼疾未痊愈,但还是第一时间响应积极促成该事,以早日了结自己的心愿。
    大美四月,春暖花开。6:00许,我贪婪着山峦的巍峨和吸吮着大地的芬芳,孤身单骑沿261省道一路向南,40分钟后抵达殷陈庄路口处转弯再经该村、西宋庄村、后明山村,提前半小时于7:30到达长峪山村约定地点,等待胞弟等7名同行者(胞弟五挑担张广力及本村好友吴晓华和昌黎的4名山友)的陆续到来。
     长峪山村景色优美、如诗如画,又毗邻老家黄宝峪村(翻过该村东侧山岭即到)在等待中徜徉环顾,睹物生情,思绪万千,为造化的无所不能、为大自然的多姿多彩、为人类社会的时过境迁……等等。
     8:10许人聚齐后,我们开始择路向西侧大山进发,踏寻梦中的杜鹃花海。
     山地阡陌多歧,择路正确亦难。别说我们一无所知,就连此前曾经来过的老王夫妇也是犹豫踌躇、云里雾里的,使得我们一开始就误入“歧途”,仔细辨定后,不得已只好横穿山岭,倒是多看了挺多风景的,也算是“歪打正着”?
     诸事顺则畅,路正人欢快。步入通行相对便捷的正确入山道之后,我们的心情大悦,路旁柱石登顶演绎,平石侧卧倚松拍照……一路欢歌后进入栗尽树野、山险路崎之境界。
     峡谷树参天,坡岭多杜鹃。前进目标明,或曰足生烟?此前在地势开阔处,我们已远远地看到前方漫山的杜鹃花海后,撸起袖子加油冲刺,无奈荆棘茂密、树藤滋生,走起来的速度十分有限。尤其是踏足花海之下的一段葛海和陡坡时,更是艰难,好在近日似乎已有他人履过,可作为参考。
    杜鹃的容姿、圆梦的渴望,促使我们结束大峡谷(后经询问知为虎头钩峡谷)路程后,开始克服坡陡刺扎的困难奋力向左侧的大坡攀登,不顾一切地来到位于坡中间两株硕大的杜鹃花前呢喃细语、相拥合照,不亦乐乎!
    面对羊肠东侧大片杜鹃花的诱惑,反复探路拟前往无果,只好继续上攀至山梁。再探路以下,还是心有余悸。于是,大家踟蹰踌躇,迷茫不知所向。好在张广力(网名醉清风)是土生土长的后明山人,对这一带山林相对熟悉,自告奋勇披荆斩棘指导我们沿着山梁向西进发,去探寻另一沟壑山坡(杜鹃谷)欣赏更多更美的杜鹃花。
    一路走来一路看,一路欢歌勇向前。偶有单株杜鹃摇曳春风的同时,在一沟壑内成片位于初花期、多含苞待放的杜鹃林呈现在眼前,我猿猴雀跃般上树一睹其盛景并给杜鹃以及随后赶来的老王拍照留影,可谓又一收获哒?
     山东山西分界线,绵延起伏跑马岭。自幼遥望心祈盼,岭上放歌望两边。老家黄宝峪村西侧大山横亘,其梁是抚宁、卢龙的分界线。多少年来,我及乡人都从内心渴望登上跑马岭看一看山那边的“世界”。然而,因路远曲折、山高林密等这一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就是这次入山赏杜鹃也未在计划之内。因此,有广力带领我们绕道跑马岭,尽管路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对我来说也足够了,毕竟可以登高望远,看到山那边的风景。
      走着瞧着,说着唠着,达到海拔480多米的大山梁——跑马岭,且有一组颇有造型的岩石突兀,太棒了!极顶放歌,四周回荡,攀石远眺,开人胸憶,碣石擎天,峰耸石奇,山光春色,惟妙惟肖,田舍村庄,错落有致……原来,山那边的世界也是欣欣向荣、丰富多彩啊!(事实上,我因工作或休闲曾经昌黎城关绕道到过那边,但从山顶上看去却又是另一种光景)
    兴致所至,与石缠绵,拍照留念。恋恋不舍之时,老天爷也来凑热闹,或许是其被感动了,竟淅淅沥沥地掉下不少“眼泪”,算是对我们的关爱和祝福吧!
    再往前走,在一组石砬子上,竟有一株杜鹃花不畏风雨地开放迎客,我们又是一番交颈缱绻。
    旋回曲径山间路,斗折蛇行为真经?在另一组较平缓的岩石处望去,不但眼前杜鹃花开,远一点的地方更是火红片片,山花烂漫,不用说这就是久负盛名的杜鹃谷了。我们更加兴奋地沿另一山梁下行,探寻更加绚丽多姿的杜鹃仙子们。
     相遇总是猝不及防,人如此,物亦如此?在山梁下撤时,又有一组岩石楚楚动人。不行,得缠绵悱恻一番,否则对不起造化的恩赐啊?于是,我手擎随身携带的五星红旗放歌杜鹃谷,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和作为炎黄子孙的豪迈!
果然有料,多片花海呈现,且有不同颜色可观,更有路径可以下探。于是,大家兴高采烈之中,再次放飞自我,放飞梦想,放飞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在此不再赘言。
      或许我想做生活的记录者,总是在普通之中寻找特殊,在繁华之处探寻寂静。还别说,他人爱花乐花恋花时,我把目光瞄向了路旁一株杜鹃的根,更受震撼和感动。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能花团锦簇啊!没有根,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眼下这株杜鹃,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看上去也有百八十年的树龄了,而且非常健壮,花开得也棒,太令人啧啧称奇了。在这里我尤其要给她不畏艰难困苦的根点赞,点一个大大的赞哦!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纵有千般不舍,也要洒泪别离,人与人间是这样,人与物之间也是没有例外的?好,那就回程吧!还有“九曲盘龙松”等着我们。
     回程至接近沟底处时正午已过,我们择地而坐,开始补充能量和水分。有山友因故未带给养,那也不要紧,我带得多大家可以分享哦!这也是乐山者一贯的作风和传统?
     杜鹃谷的进山路在后明山网子峪,因走得人多路显且易,只是我们是环穿,驻车处在长峪山,因此,只能翻山越岭的横行山间,基本上没有路,苦头当然是少不了吃的,在此略过。
     14:20许回到驻车点儿,片刻即朝位于上方新村部附近的九曲盘龙松进发。
    太壮观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因早年在林业局工作的缘故,对古树我也是有特殊情感的,这次来之前好友玉雪寒梅在微信群中发布消息得知此事后,就幻想着看杜鹃之日也是赏古松之时,还真的又一个梦想成真了。
     据保护牌介绍可知,古松已1012年了,相当地古老啊!实地目和简单也来凑热闹粗量,主干胸围约1.8米,植展在16—18米之间。该书枝衩多姿,树冠圆润扁平,生长发育良好,肯定是一棵“成了仙”的宝树,大家共同珍惜吧!
     风光无限长峪山,竟媚斗妍景相连?众人和古松情深似海、相亲相爱之后,听说附近有石洞可探后,便马不停蹄地继续上行去探访石洞感受当年“深挖洞”、做好反侵略战争的艰难与不易。
     经过“解放昌黎烈士纪念碑”、孝子亭等景点的1.5里的山间硬化道路后,便到了石洞洞口处,据悬挂于洞口上方的“昌黎县历史建筑”介绍,此洞开凿于1971年,为石质结构。细看,在门口两侧具有时代烙印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两组水泥字迹清晰。我们都是那个时代过来人,深知当时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特别是反修、防修(苏联)的任务很重,大到国家层面、下到百姓家庭都把凿挖地下工事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落实,以备战时躲避,在坚硬的花岗岩上硬凿处一座防空洞,可见其当时的情势是多么得严峻的……
     借着手机微弱的光芒,我们5位(昌黎的3位群友因体力不支止步与古松处)开始进洞探查。挺平缓的,多有藏人用的耳室,令人好奇的是其中一室为储水池,眼下里面的水不但满池而且清澈,不知其从何而来?约10钟的洞程后,即来到后面写有“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出口。思忖之后,我们我们从洞内返回,意外收获的探洞活动告一段落,此时时针已指向15:10许。
     20分钟返回驻车处,我们开始各自归宅,整个环穿大山追梦杜鹃花活动结束。
     春日回乡喜相聚,环穿大山赏杜鹃。万般烦恼皆抛却,惟有心灵比蜜甜。成长中的甜蜜记忆与成年后行走尘世的沧桑,足令每一位已经中、老年的我们身心俱疲,洞穿世事,对人生有了一层更深、更刻骨铭心的感悟。其与为了所谓的面子苦苦挣扎,倒不如在百       忙中闲赋下来片刻,赏裳花,看看草,让早已疲惫不堪的心灵得以休憩和净化,岂不快哉?
     此游记。
                                                                                                                       2024年4月11日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最美的遇见(殷凤君)
下一篇:义无反顾环穿靴脚沟和红旗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作品

4836

互动

3万

积分

版主

谢谢支持

成绩
14400
威望
36719
精华
3
粉丝
97
好友
80
注册时间
2018-7-17
最后登录
2024-6-18
在线时间
9798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李文革
发表于 2024-5-31 11: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把目光瞄向了路旁一株杜鹃的根,更受震撼和感动。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枝繁叶茂才能花团锦簇啊!没有根,一切都无从谈起。尤其是眼下这株杜鹃,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看上去也有百八十年的树龄了,而且非常健壮,花开得也棒,太令人啧啧称奇了。极顶放歌,四周回荡,攀石远眺,开人胸憶,碣石擎天,峰耸石奇,山光春色,惟妙惟肖,田舍村庄,错落有致
热爱生活,快乐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07 , Processed in 0.531250 second(s), 34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