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50|回复: 0
收起左侧

[抒情] 童年回忆

[复制链接]

30

作品

30

互动

1251

积分

三星作者

成绩
633
威望
15
精华
0
粉丝
7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19-12-26
最后登录
2024-6-9
在线时间
75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许刚
发表于 2024-6-9 23:1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投稿【原创首发】   童年纪事之 麦收记忆
文/许刚(山西)
   在我7岁那年,发生在麦收时的一件事情。虽然过去了50年。但我至今记忆犹新。想起来,仍心有余悸。
      那是端午节前,我到地里给爹娘送水。当我走到圆圈绞时,看到因胶轮车拉的太多,在上陡坡时,因拉不动从陡坡上倒了下来,掉进了一丈多深的沟里。只见尘土飞扬。赶车的人站在沟崖边发呆。我急忙去喊在附近割麦子的人来帮忙。就这样一头骡子死了,两头驴也受了重伤,站不起来了。那坡很陡很窄,只能容下一个胶轮车的路。以前,小平车掉下沟里的事情时有发生。而这次一下死伤了三头骡子和驴,对生产队是一个重大损失。当然,赶车人难脱干系,被公社叫去审查挨斗挨批了半个月。
   如今,这陡坡被修宽了修缓了,坡不再很陡了。现在,再没有发生过车毁人伤的事情。加之,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过去麦收需要一个多月,割、运、晒、碾、扬,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现在有了联合收割机,麦收一天就结束了。现在小麦也不需要晾晒了,有了烘干机。就不再担心小麦发霉,出芽了。
    我欣喜地感受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去是靠天吃饭,现在灌溉条件改善了,一年由一料变成两料,收完小麦,就可以复播玉米了。

作者简介:
许刚(神采飘逸),笔名亦复,山西芮城人。自幼爱好文 学,喜欢写作。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签约作家,《中国诗人作家网》签约诗人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萧乡文学社会员、签约作家,《当代新文学》社理事,华夏诗词文学社会员、《青年文学家》理事会百灵分会理事,鼓浪屿分会理事,《中国乡村》人才库认证作家,第九届半朵中文网专栏作家,都市头条,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在报刊及各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散文30万字。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五云
下一篇:情有独钟话韭菜
追求高远,快乐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6-18 22:11 , Processed in 0.375000 second(s), 2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