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版主
- 成绩
- 6313
- 威望
- 5775
- 精华
- 10
- 粉丝
- 49
- 好友
- 14
- 注册时间
- 2018-2-9
- 最后登录
- 2024-10-9
- 在线时间
- 4345 小时
- 性别
- 男
|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程湛馨)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
(程湛馨搜集整理)
1989年从部队转业地方二十多年,我几乎每年都要到天马山游览。而每一次游览,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不同的感觉。
新世纪之初,受朋友之托,为天马山编写了六千多字的导游词。因为,此前对天马山的了解不是很多,就尽力找来一切关于天马山的资料。阅读之后的感觉就是:天马山景观众多、内涵丰厚、思想深邃。
本篇文字,就是由这篇“导游词”删增而成,希望有助于读者朋友通过此篇多一些关于天马山的了解。
天马山海拔仅有295.5米,整个景区山场面积10余平方公里,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区城北10公里处,距京沈高速公路抚宁路口只有4公里。东,距秦皇岛市40公里;南,距著名旅游景区南戴河28公里;西,毗邻微波荡漾的天马湖;北,可望连绵起伏的燕山和逶迤远去的万里长城。
真可谓:“名山碧水唇齿相依,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天马山景区内岩石峻峭,青松苍劲,径小林深,洞穴众多,清幽恬静,景观繁多,引人入胜。主要景观有:天马县标、旱船、猴头石、晾甲台、戚公亭、试刀石、聚仙洞、石雕像、点将台、铜井、黑枣树、摩崖石刻、玄真观、燕子翻身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近年来,游览天马山景区时总会发现其景观在不声不响地增多。老子像、姜太公钓鱼坐像、龙王庙、九龙壁、福緣善庆碑、龙潭、鲤鱼跳龙门,以及守一亭、抱冲亭、三清亭等,使该景区更加增添了诱人的魅力。
天马山山门
天马山的山门建于1992年,高12米,宽12米(正门宽6米、左右门各宽3米)。翘檐飞脊,画栋雕梁,门楣上“天马山”三个大字,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手体。楹联:“天马行空载一代风流豪迈;玄真济世佑万般品类隆兴”,实乃天马山景区内涵的诠释与写照。
进入山门,就是真正进入了天马山景区。
天马标志
进入山门,首先耸立在游人面前的是天马县标。抚宁县(区)“天马”县标共有四处,除此,分别坐落在南戴河海滨海滩之上、102国道抚宁迎宾路口环岛中心、抚宁城区长征路北商业街东道口。
“天马”奋蹄腾飞的昂扬姿势,象征着抚宁人民奋勇前进的美好心愿和力争向上的拼搏精神。有现代诗句描述“天马”:“昂扬奔腾的天马振翅朝天,那种精神,那种力量,使一代又一代的骊城儿女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志气昂扬!”
天马山这座县标,是抚宁县(区)民间艺术家王景耀无偿捐赠的。他这种无私奉献的举动,当然也是勤劳、朴实、善良的抚宁人民精神境界的一个缩影。
旱船
其实就是一块巨石,坐落在上山道西侧,头西尾东,尖头翘尾,登高鸟瞰,巨石酷似一叶扁舟,漂荡在风浪松涛之上。
民间传说,北方正神真武大帝和东海龙王交情甚厚,一有闲暇便在一起谈经论道,十分投机。龙王有三个公主,聪颖秀丽,非常可爱。真武对天真无邪的小龙女更是喜欢,常教她一些经典、法术。小龙女对真武大帝也很敬重,两人情同父女。小龙女到出嫁年龄时,老龙王自作主张将小女许配给北海龙王太子为妻,并定于五月十三午时送女完婚。小龙女久闻北海龙王生性残暴,其子更是凶蛮刁顽,便哭闹抗婚,但是,到了婚期,还是被强行拥入彩船。真武大帝同情小龙女,料定彩船必经天马山,便备酒为小龙女饯行。待龙舟彩船停下,小龙女一见真武大帝悲声恸哭,顷刻间,天马山四周大雨倾盆。真武大帝也只能良言相劝,执酒相待,为了不误吉期,叫龙王和小龙女骑天马前行。从此,彩船就留在了天马山,成为千古奇观。
当地有一句农谚:“大旱不过五月十三”,因为,小龙女每年的五月十三回娘家,途经天马山必向真武大帝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小龙女一哭,天就降雨。
小龙女不幸的眼泪,却缓解了一方禾苗的干渴,或许这也是天马山的“灵性”之一吧。
旱船的传说总是能够给人一些遐想。每年五月十三的“绵绵春雨”中,人们仿佛看到美丽的小龙女纷纷泪雨中出嫁的情景。
戚公亭
有诗曰:“六面来风清凉地,四方景色眼底收。”
据民间传说,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年就在此处休息和习武。西南小山坡是他当年晾晒盔甲的地方,人称“晾甲台”。山腰处有两座石柱为栓马石,又称“栓马桩”。向西观望,可见笔直的天马湖大坝、烟波浩淼的天马湖,还有前文传说中讲到的“虎头岩”。此处向北,可以遥望到天马山主峰的雄姿,那恰似悬嵌在半山腰的庙宇就是“玄真观”。东北方向战旗猎猎的垛口高台,传说是蓟镇总兵、民族英雄戚继光当年操练兵马的“点将台”。
戚继光石雕像
1992年雕就。雕像顶盔贯甲,按剑挺胸,目视远方,威风凛然。戚继光(1528——1587年),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人,自幼勤奋,文韬武略皆通,十八岁继袭父业。他忧国忧民,留有著名诗句:“封侯非我志,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在福建沿海平倭功成后,于隆庆元年末(也就是1567年)调到北疆,授以“都督同知”,(也就是蓟镇总兵),总理蓟州、昌平、保定练兵事(统领山海关至居庸关连绵两千里的边关防务)。
戚继光到任伊始,不顾长途鞍马劳乏,登城巡防。巡视到“马头崖”营地时,他见此处山势险峻,松林苍郁,河水绕流,群山相连,充满诗情画意,连连称赞:好地方!好地方!!戚继光在古木参天、幽静神秘、香烟袅袅的“玄真观”受到主持道长的热情接待。在观赏了“马棚”、“马影”等天然奇观之后,又听道长讲述了关于天马的神话传说,顿时,戚继光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挥毫写下“天马山”三个雄浑有力的大字。从那以后,马头崖一改旧称,“天马山”名声远播。
据资深文物专家考证,这才是“天马山”之名的真正来历。
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十余载,昼夜辛劳,呕心沥血,强化了边关的防御体系,重修长城,以砖包墙,使其增高增厚,可谓:“坚不可摧”。那时,戚继光已年近五旬,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他还利用在“天马山”休养病体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军事著作《练兵纪实》。为了使后世永远缅怀这位抗倭英雄、守边名将的丰功伟绩,今人在他习武练兵、晾晒盔甲的地方树起了石雕像。民族的英雄,人民永远缅怀。后人有诗称赞他:“书功蘸尽东海水,论绩篇盖长城砖。后世诚缅英雄志,中华代代争奇男。”
老子像
天马山自古是道教文化名山。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留下的《道德经》也只有五千字左右,但他的思想却影响中国文化垂两千五百多年至今。
沿着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走,便可看到一尊巨大石像,气度非凡,这就是素有“老子天下第一”美誉的老君造像。材质为汉白玉。
老子像露天屹立,与大自然浑为一体,精美传神的韵味,夸张写意线条,描绘其质朴纯厚的内涵及天人合一的意境。
福缘善庆碑
福緣善庆碑即功德碑,为纪念为天马山旅游开发呕心沥血、做出贡献的人而建。福,指洪福、福气、福运。《韩非子》载:「全寿富贵之谓福。」《千字文》中有「福缘善庆」一语,表示善良与吉利能引来福。幸福是由于常年行善得到的奖赏。
龙王庙
唐代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仙与龙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一种根深蒂固而引以自豪的存在,天马山则仙、龙兼而
有之,是一座名山,一座灵山。2012年,重修龙王庙,专门供奉龙王,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九龙壁
九龙壁是影壁的一种。即建筑物大门外正对大门以作屏障的墙壁,天马山九龙壁建在龙王庙前,朝南。采用浮雕技术建成,富有很强的立体感。材质为汉白玉。
每当朝阳升起,金光万道,九龙壁涂上了一层耀眼的光辉,巨龙仿佛冲破雾霭,腾身游动起来。随着晨雾的消散,九条龙更加绚丽,万缕金光在龙身上闪耀,龙身抖动,昂首摆尾,盘绕弯曲,在海波上翻腾,在流云中穿行,犹如真龙再现,宛然如生。
鲤鱼跃龙门雕塑
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埤雅·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清李元《蠕范·物体》:“鲤……黄者每岁季春逆流登龙门山,天火自后烧其尾,则化为龙。”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此雕塑一是作为观赏,另激发人们奋发进取,经过艰难险阻,定会取得辉煌。
龙门
龙门,原指堤坝合龙前的缺口。一般所说的“鲤鱼跳龙门”的“龙门”,指的是“禹凿龙门”的“龙门”。此为牌楼造型,也叫龙门牌楼。取意: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牌坊造型气势雄伟,书法流畅,图案栩栩如生。
姜太公钓鱼坐像
太公姜尚坐于岸边,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内着布衫,手持钓竿。双眼半闭半睁,似在深思,又似在运筹帏幄,一代大将之风采跃然而现。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自古名言让人常常想起甚至脱口而出。一位才智绝伦的圣者,在一条河边垂钓,山高林远,他是怎样走进周朝大室,辅佐文王江山的呢?没有钓钩的渔杆,离水面有3尺之高,不钓鱼虾,只钓王候,这其中是有着怎样让人无法破译的天机,还是一种机缘巧合呢……
守一亭
守一指在身心安静的情况下,把意念集中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其源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之句,即说守一于道。
抱冲亭
取意自唐.韦应物《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闲门荫堤柳,秋渠含夕清。
微风送荷气,坐客散尘缨。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良时颇高会,琴酌共开情。
“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即少思虑、少钻营,保持心安体静,自然有利于养生。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程湛馨)
三清亭
三清,道教用语。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三清为道家哲学“三一”学说的象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马骥将军墓
马骥,原中央军委装甲兵司令部顾问,正军职离休干部,1939年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冀东这一带开展游击战争,神出鬼没,浴血奋战,他所带领的队伍就像插入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他在抚宁这片热土上,组织发动抗日救国、驱除日寇活动,为收复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2002年7月23日,根据他生前遗愿,将其骨灰安葬在天马山,以慰战友先灵,激励后人。
人民的英雄,人民将永远不能忘怀!
点将台
据传说,点将台是戚继光操演军马的指挥台,也有传说是山中道士参星拜斗作法事的地方。点将台上筑有围城,中央设一圆坛,坛中是太极图,中间立一高杆悬挂“帅”字大旗迎风舞动,恰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巧妙融合。登临台上,手扶垛口,犹如大将临风;而脚踏八卦,又有飘然若仙的感觉。玄真观道士有诗曰:
百仗悬崖势峥嵘,筑台犹赖鬼神工。
帅旗高悬英风在,遍山松柏戚家兵。
登台如掌元戎印,爱国激情心底生。
作法台上踏罡斗,立地成仙唤雨风。
“天马山”摩崖石刻
天马山文字摩崖天马山以其壮丽的雄姿引来明朝万历年间一代镇边将领,龙的优秀子孙登临览胜,命笔抒怀,镌刻于山岩上,时隔四百余年,至今保存完好无损,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马山:玄真观门外侧石上有"天马山"三个楷书大字,落款为"定远戚继光题,范阳张爵刻"。抚宁一带广泛流传戚继光在镇守蓟镇长城期间曾在天马山玄真观东厢房养病,著兵书,并改"马头崖"为"天马山",题于石上。张爵,范阳人,万历前期任分守台头营参将,创建台头营营房。"天马山"的题刻应在万历元年至八年(1573-1580)之间。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程湛馨)
山河一览:太和宫后岩上刻"山河一览"条幅正楷,上款为"万历十一年(1583)十一月上浣之吉",下款为"分守副总兵睢阳黄孝敢书"。黄孝敢,河南睢阳人,明隆庆、万历年间在蓟镇东路(迁西至山海关一带)守卫长城,从把守关口的提调逐步擢为副总兵。
天马行空:正楷条幅,位于"山河一览"西侧岩上,上款为"万历十四年冬十月",下款为"聊城傅光宅书"。傅光宅,山东聊城人,任巡文御使,万历年间巡视蓟州、昌平、保定等京师一带长城的防务。天马山诗位于西配殿后山岩上
登天马山
解将一清
倚剑登天马泠然御远风
乾坤双眼外今古一杯中
怪石悬疑堕晴涛望若空
胡尘清万里白日海云红
万历十四年十月廿三日聊城傅光宅书
解一清,上谷人(今属河北),明万历十三年至十六年任蓟镇建昌路参将。带砺山河:在主峰西侧山岩上,正楷条幅,落款为"万历辛卯岁(万历十九年即1591年)游击将军孙仁提兵入关共副总兵官山西林桐口口暇兴登天马山眺览胜景慢评古今题此"。林桐,山西太原人,明万历十八年至十九年任建昌路参将。在明万历年间,林桐与张臣、董一元、麻贵共称镇边名将。
海天在目:主峰顶部石上有"海天在目"楷书大字,横幅,上款为"万历十四年冬十月",下款为"关中张臣书,上谷解一清刻"。张臣,陕西榆林人,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曾镇守长城一线的蓟镇、榆林、甘肃数镇,英勇善战,功勋卓著,由行伍遂步擢为总兵。明隆庆元年(1567)土蛮十万(一说二十万)突破界岭入犯蓟州滦河以东地区,被张臣率三千骑兵借天时地利之便歼灭于石门寨傍水崖。"海天在目"是万历十四年张臣任蓟镇总兵期间所题。
神奇黑枣树
民间传说,玄真观东侧原有一棵有灵性的黑枣树,树干粗一米开外,树冠阔达,枝叶繁茂,结出的果实香甜无核。山下六十岁以上村民大都还记得清楚,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时期)“玄真观”被毁,很快这棵黑枣树叶退、枝枯、根烂。没有想到的是,荒芜28年后,1993年,修复“玄真观”,开放天马山,这里忽然间冒出三棵茁壮的黑枣树幼苗。山下村民认为,这分明是“天马山”又显“灵”了,玄真观中的神仙又显“灵”了。
关于天马山各种民间传说,丰富和发展了当地的民间文化,赋予了天马山神秘的色彩,满足了乡民们热爱家乡和“求真、向善”的美好心愿。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传说也正在不断地纠其偏颇,注入了时代的新内容。
铜井
玄真观东侧有一井,何时、何年代开始有这口井,已无从考证。井深两丈,井壁是用精工细磨、厚薄一致、尺寸相等的条石砌成。山野砌井,使用这么好的石料实数极为罕见。
民间传说,这口井原是观中道士日常饮用水源,清凉甘甜。游人登临至此,提上一罐水,饮用后立刻神清气爽,劳乏顿消。只因庙中小道士懒得下山化斋,“以水换钱”(有传说故事),让神仙知道后,“断水”惩戒小道士,劝其勤勉。断水后,只要往干枯的井里投铜钱硬币,井中自然发出金属回声,因此,后人们就叫它“铜井”。
围绕此井,有多个片段民间故事,主要意思教人勤劳,不得坐享其成,不劳而获。
玄真观
玄真观是天马山中唯一的古庙,建于明代以前,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等神,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真武圣观之一。
真武大帝是道教神仙,教内奉为祖师,尊称“玄天上帝”,为“全国通祭”之神,能驱妖避邪、惩恶扬善。据道教经典所载,真武三月初三降生。所以,每年三月三天马山庙会,人流如潮,热闹非凡。
近年来,三月三天马山庙会可谓“人山人海”,一天之内拥有五、六人登上天马山。
玄真观原有正殿三间,除供奉真武大帝,还供奉药王、太上老君。清末年间在殿前曾修一座小阁,供奉观音菩萨和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称为二仙阁。有东西厢房各三间,是道士居所和客房。
据说,蓟州总兵戚继光在天马山屯兵疗养时,就住在东厢房,并写成军事名著《练兵纪实》。
1966年秋(文革时期)玄真观被毁,经典无存,碑铭尽消,成为一片废墟。
现在的玄真观,比原建高大、宽阔,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原址上修建的。重塑真武大帝金身之前,相关人士曾专程到真武大帝出家升仙之地——武当山取回“神石”供奉在真武大帝像前。
新“玄真观”正殿三间,供奉真武大帝、六位配神,两侧配殿供奉的是药神、财神。
近年,又新增魁星阁、三星殿、娘娘殿、麻姑殿四座庙宇,更是增添了景区的内涵。
仙居洞府
神话传说,观音菩萨和吕洞宾二仙曾在这个洞中居住,为山下百姓除魔施善,所以,此洞得名“仙居洞府”。
看这里的“石灶”、“石炕”,还有依稀可见的火燎的烟迹,这洞确也有人住过。
燕子翻身
通过燕子翻身,就到达了天马山主峰。
民间传说,清朝有一个皇帝,得知天马山风景秀美,欲往一游,并传诏当地县衙准备接驾。县令接旨,心里犯难:皇帝出巡,建行宫、黄土垫道、泼水净街,岂不劳民伤财?随即提笔给皇上写一奏折:
“万岁驾幸天马山,喜坏抚宁地方官。
穷乡僻壤沾雨露,草野庶民见天颜。
天马山高千万丈,鹰[燕?]飞倒仰翻三番。
吾皇有兴登极顶,恰如神龙上九天。”
皇上看了,打消了游玩天马山的念头。为什么?皇上被“天马山高千万丈,鹰飞倒仰翻三番”吓住了。从此,“燕子翻身”出了名。
其实,登“燕子翻身”也没那么险,只要腰抵手撑、横移几步,回身一跃,就登上了天马山的极顶了。
到达天马山极顶,天空晴朗时,美景尽收眼底,也就是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北望燕山主峰和逶迤远去的长城,南眺渔帆点点的渤海,眼下是蔚蓝如镜的天马湖和万顷良田。那种感觉就是“天马行空”、“海天在目”、“山河一览”了。若在雾天,雾海茫茫,仿佛置身云天之上,飘然若仙,那也是惬意无限。
毫无疑问,天马山是有故事的山,有思想的山,有品格的山,有灵气的山。她敞开宽阔的胸怀,期待着您的再次光临!
编撰参阅资料:
景区介绍、《天马山传奇》(李才编)、《抚宁县志》(1990年版)《抚宁名胜》(李占义编)等。 |
-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程湛馨)
-
神奇天马山 景观众多 内涵丰厚(程湛馨)
上一篇: 剪一段时光缓缓流淌下一篇: 《“石来運轉”大冰塘》(散文) 张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