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马》

 找回密码
 注册

强烈推荐:微信免注册登录

搜索
热搜: 投稿 公告 密码
文化破圈 短视频推广免费录制音频,入驻喜马拉雅作家档案(欢迎加入)
查看: 993|回复: 2
收起左侧

卖废品

[复制链接]

123

作品

142

互动

3585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1979
威望
696
精华
3
粉丝
17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20-11-28
最后登录
2024-9-20
在线时间
700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陈刚
发表于 2021-1-9 16: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卖废品》

  清晨的薄雾笼罩在城市的上空,阳光透过薄雾投射在小区的花坛上,开车出门就看见一部电动三轮车停在大门前,车主兼老板站在车头,头带一顶无沿退了色的旧毛线帽,上身束着迷彩服,脚穿着一双起了皱纹的黑色皮鞋,作身打扮就亮明了其身份,是常见的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小贩。
  收废品车的箱栏上,小贩用一块硕大的废纸板做了一个随车收废品广告,特别是一个大‘收’字后面叠加了几行小字。更先进又省力的是一个录了音的喇叭不停地自动播放着‘他’的吆喝声;“收废品唻,旧电视机,旧冰箱旧家电、旧书废报纸、废旧纸盒子、啤酒瓶、可乐罐”。
  其实,小商小贩本质也还淳朴,但在逐利的环境加上长期去组织化政策的环境下,导致他们,机会主义极端化和利己主义的困境没有反思,没有认知,没有改进。一年一年,一代一代,在可怜无穷尽阡陌岁月里,把所有的美好愿望寄托在城市薄雾的吆喝声中了。
  如今,收废品的小商小贩与过去那种收废品的从形式到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从收废品的吆喝声中,他们更新了时代许多信息,但与昔日诚心吆喝的本分手艺人、买卖人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声音拉长了岁月的影子,仿佛我又听到儿时熟悉的声音;‘收破烂啰’,旧书废报纸、破铜烂铁、烂棉絮破布,鸡毛鸭毛、碎玻璃瓶子,牙膏皮子啰,这种带有韵味的吆喝声,把收废品内容的时代感吆喝到了极致。
  吆喝声,想必是广告的原始雏形,它是走街串巷手艺人、买卖人的发明创造,意在用于吸引招徕顾客。同一行当的吆喝是约定俗成,行当不同则音韵各异。这种吆喝消失在那个容易迷途的季节,渐行渐远,只留下我后来孤独地在这个人世间挣扎。
  稍稍上些年纪的人,都会对过去那种走街串巷收废品的吆喝声留下深刻的记忆:沉静的宿舍,缭绕着炊烟的小巷还是一片静谧,一声高亢、或婉转、或悠长的叫喝,随即引来鸡鸣犬吠,从门前或窗户伸头探望,小孩们围拢来,老人们拿出了烂衣破布,旧书废报纸,小孩们拿出的多是牙膏皮子、鸡毛鸭毛和废铜破铁,几分几角钱是那时一笔意外的收获,它能补贴家用和满足小孩的零食的欲望,唤起了那个岁月的味道,有着名副其实的时代感。
  废品,是指质量不合格,用户不能使用的成品。亦借指无用的或破旧或者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废品分类繁多;废金属、废电子、废塑料、废钴、废镍、废纸、废玻璃等,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再生资源。如果随意弃置这些废旧金属,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又浪费了有限的金属和其它资源。有人曾做过这样的估计:回收一个废弃的铝质易拉罐要比制造一个新易拉罐节省20%的资金,同时还可节约90%~97%的能源。回收1t废钢铁可炼得好钢0.9t,与用矿石冶炼相比,可节约成本47%,回收1吨废纸可省300公斤木材。同时还可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由此可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垃圾的分类处理、回收并循环利用废旧金属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喝社会效益。
  当前,环境与发展是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废品回收,变废为宝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但那个时候,我对废品的概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只是本能的知道它能用来换钱兑物,于是就努力的攒、积,特别是在那个生活贫瘠的年代,本身物资就非常匮乏,废品也并不是很多,要积攒到一些废品来卖钱却还是一件蛮费力的事。
  那时,整个国家实行的都是计划经济‘粮票布票、食用油’甚至包括‘热水瓶、脸盆、陶瓷缸、蒲扇’等生活物质都是实行的配给制供应,电风扇只有高干家庭才有,而且已属于奢侈品了。所以,每个家庭能产生的废品恐怕是寥寥无几,什么旧书废报纸、旧家电、破铜烂铁、烂棉絮破布几乎很少很少。
  思绪漫步在童年与少年的范围中,不由的,总能感触到风景不与四季同行,苦难却意犹存在,但却又拥有着别一类般的年少唯美。说:时光安然,岁月如歌,似乎好像也一点都不为之过。曾记得牙膏皮子、废铜烂铁、鸡毛鸭毛鹅毛、碎玻璃瓶子,烂衣破棉絮、旧书废报纸能卖钱。至今我仍然记得一些废品的价格;一只鸡的干毛(主要是公鸡)大概是两三分钱,一只鸭的干毛估计是一毛钱左右,一个空牙膏皮子(属于镍金属)基本是两分钱,碎玻璃瓶子才几分钱一斤,烂衣破布也是如此,破棉絮和旧书废报纸可能稍贵一点,最贵的就数破铜废铝了。那个年代铜和铝都属于稀有的物品,千难万险捡到一点点铜线都要把它剥离出来或者用火烧成铜丝累积到能上秤盘时再去卖,再则就是偷卖家里祖传下来的铜锁或什么古董之类。
  那时收废品的行当中,还有另外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就是专挑着一筐‘扯麻糖’走街串巷的叫卖并兼有收废品的功能。他们主要是收废铜废铝、牙膏皮子等金属物。一担筐子挑在左肩上,一头放着‘扯麻糖’,另一头用来装收来的废金属。左手执一个方寸宽的铁皮片下面带有锐角,右手拿着一根小铁锤‘钉阔、钉阔、钉钉阔’。
  那种非常有节奏的敲击声从街头巷尾传来,側耳一听,就是像是从久远的历史文化中传过来的一种音符,别有韵味。这种敲击声主要是吸引着小孩们的注意,它或多或少带有诱骗的成分,把小孩们的嘴馋换成他们的‘所需’。好不容易攒积的一块牙膏皮子和废铜废铝,像是专门等待这个声音,小手替过一块空牙膏皮子,大手磕、磕,敲下来的一块扯麻糖放入嘴中,立刻融化成儿童和少年时代最得意的快感,‘扯麻糖’与废品是否同值?不得而知。用牙膏皮子挤兑那‘扯麻糖’一解嘴馋的故事,至今依然清晰韵味,久久还搓揉着年少的记忆。
  卖废品,不应该是我们那个年代注重的事,但却是我十分关心的事。因为卖废品所带来的效益和实惠折射了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与金钱和人性的真实状况。
  至少,记忆与卖废品的惬意还能存在于花甲之年,于是,思维中又蹦出一段回忆来。我居住的宿舍不远处就是浏城桥,桥头上面有一个收废品的店子,当时应该算是集体性质的单位?它紧靠铁路边,铺面不大,也就二十来平米,店里员工约五、六个人,店铺的门都是老式的一块块木板子开启,上班时间只见两个带着毡帽有些岁数的人一块一块的把木板卸下放在门边,然后用绳子系着,以免倒下。关门也是如此,解开绳结,然后按顺序一块一块的拼齐关好。
  进店后,瞧见里面摆放着许多用废帆布做成的圆形小口袋,每个口袋用来放不同的物品,偶尔也有几只打一点的园布袋,看样子应该是装破布和烂棉絮及废纸张之类的。靠墙壁边用木板搭成的方块格用来放置废玻璃等比较多的东西。右边进门的则是两张桌子,一张桌子上面摆着算盘和一坨碎纸条,再旁边放着一个茶杯,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有些胡子带着眼睛有把年纪的廋个子,另一张桌子后面坐的则是出纳,因为桌子上摆放着一叠叠角票和用纸包着的‘银毫子’像极了电影里的账房先生。废品收购员约莫四十来岁月,只见他双手带着袖套,腰身系着围巾,右手拿一杆盘秤把顾客送来的废品秤好后叫喊着;废玻璃一斤三分钱啊,牙膏皮子两个四分呐,鸭毛一角,栏破布三斤…..
  喊声抑扬顿挫腔调有些滑稽的味道,旧式掌柜买卖的感觉就直接印入眼帘。
  我小心翼翼踏进废品店的门槛,左手从衣兜口袋里拿出两个积攒许久的空牙膏皮子,然后右手替过一包鸭毛和一些捡来的碎玻璃片,只见到收购员扯开喉咙喊到‘牙膏皮子两分,碎玻璃一分,干鸭毛一毛钱’,我赶紧往带眼睛的廋个子桌子走去,拿着他开出的纸条再往另一张桌子边走去,然后接过一角五分钱,心里便美滋滋的,那种感觉绝对是你几十年感觉不到的一种财富!
  一个牙膏皮子,一些捡来的碎玻璃片,特别是卖得贵一点的鸭毛被换成了钱,使幼小的心灵就有了浓厚的金钱意识,还有了朴素的节约观念,但与现在卖废品的思维仍有着天壤之别。
  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资慢慢变得丰荣起来,什么旧家电、废旧书报等都日见增多,曾记得读完大学后,家里留下了不少的旧书籍和报刊杂志,这些东西都堆成一大堆,实在太碍眼,即使用废纸盒子装着我都提不起了,于是,我就将它们归类整理好,全部塞进一个大麻袋里,然后叫上收废品的人到家里来收购,几秤盘下来,替给我的票子是几十上百元,可见废品之重量,物资丰富之变化。
  如今,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品店早已没有了所谓全民和集体单位的了,收废品的基本都是个体经营,现在干废品行业的比比皆是,大老板收散户送来的废品,小老板收个体和各家各户的,小门面,一部‘啪啪’的三轮车成了他们收货送货的主要工具。
  散户主要就是靠走街穿巷了,白天,他们骑着破旧的三轮车穿梭在小街小巷,拖着长长的音调呼喊:“收——废——品——啰”,声音婉转,还抑扬顿挫,甚至还有些沙哑,上午、傍晚,她们则守侯在各小区门口,等待上班一族清理居室,淘汰过时物质。大概真的是干一行精一行,现在的物资非常丰富,因此产生的废品也非常之多,这些人很能察言观色了!他们能根据卖主的眼神儿和声调揣摩对方的心里,然后断然砍价。一些小区的卖主,特别是搬新家的人都有大把众多的废品和不用的弃物,如是,这些个体收废品的商贩能很赚一笔,说实话。这些人也不容易,起早贪黑,靠体力和简易工具游走在街头巷尾把每家不需要的东西付出一点点小钱而方便了众多的家庭。
  居家过日子的人都会有卖废品的经历,特别是一些老人和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什么东西都觉得有用,起初是不舍得觉得可惜,之后是再等等万一有用得着的时候,最后是实在没地方放还是一咬牙最终还是把废品卖掉了。
  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在本质上大都有一种节俭的习惯,苦难的痕迹总是提醒我们注意,厉行节约是一种良好习惯,更是一种文明行为;对社会来说,厉行节约则是一种文化,体现着社会的文明程度。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粒粮,更要形成一种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文明节约的消费模式。在此基础上,全社会才能形成一种"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建立起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社会。
  我也有过一次卖废品的奇葩事件,早些年,因家里更换换电器和购置一些大型商品,于是积攒了许多的纸质等废品有好几十百把斤,那天,正好我要开车出门,于是,我就开着车将顺便将废品放在车上送去废品店,一秤下来也就几十元钱,废品的老板说是;‘他还是第一次看见开奔驰车来送废品的’。
  现在的小区或各宿舍内,有一些专门蹲垃圾桶,捡废品的人,其中以老人为多。他们不惧鄙夷的眼光,时刻扫注着垃圾桶值钱的东西,也不放过任何能换钱的物品,这其中还不乏有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善好之人,也许,这是一件让人崩溃的操作,但是他们捡东西卖钱,证明自己还有社会价值,也许是他们仅有可以获得愉悦和满足感的事了,但更多的是生活比较拮据的人,特别是从农村来儿女家里居住的老人们。他们拾起垃圾桶里的硬纸壳、农夫山泉的矿泉水瓶、各种泡沫塑料、还有别人丢弃的旧物品和电器,他们一点一滴的攒着卖掉,换来一些辛苦钱。他们卖着废品,甚至把自己也给卖掉了。
  上述之事,虽然没有普遍性,但是很有代表性!究其原因:是创业时期的艰辛,也是艰苦年代的生活习惯,还是文化和个人性格影响,老一辈人的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年轻这一代人不理解也很正常,毕竟生活环境、经历不同!但是,他们愿意接受捡垃圾,也是靠劳动所得,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哪怕是年迈体衰的老年人,他们乐意收集这些废资源卖钱,我想应该无可非议。
  现在,有些有人认为;人情世故看得多了,人难免庸俗,实际上人情世故与庸俗并非是同义词。懂人情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通透,在社交场上,永远不要过分自信,刻意拔高自己。
  尾题,废品是我从小到大所常见到的社会现象,利用废品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觉得,不应该被空荡荡的脑袋似乎理解不了这并不复杂的社会现象。
  2021.1.6草于家
作者其它文章




上一篇:青春做伴好飞翔
下一篇:活在框框里的人
陈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

作品

1442

互动

9193

积分

超级版主

成绩
5347
威望
7181
精华
6
粉丝
46
好友
61
注册时间
2017-11-27
最后登录
2024-1-5
在线时间
5357 小时
性别
发表于 2021-1-11 19: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已排版,如果您在电脑端发帖,页面上方有一个自动排版工具,推荐您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作品

142

互动

3585

积分

铁笔作家

成绩
1979
威望
696
精华
3
粉丝
17
好友
2
注册时间
2020-11-28
最后登录
2024-9-20
在线时间
700 小时
性别
真实姓名
陈刚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10:5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我还是不知道用
陈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域名服务|西方经典阅读|古代经典|近代经典诗歌|近代经典散文|近代经典小说|作家档案|Archiver|手机客户端|小黑屋|域名申诉|域名仲裁|企业建站|联系我们|域名申诉仲裁|杂文评论|龙舞网络|天马原创文学网 ( 冀ICP备11025393号-6 冀ICP备2021004524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5 17:52 , Processed in 0.390625 second(s), 37 queries , File On.

冀公网安备:13032302000108 冀ICP备11025393号-6 

文章版权归天马原创文学网和作者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天马原创文学网是秦皇岛市抚宁区作家协会主办的文学交流平台。 

本站内容仅供抚宁区及部分域外作家学习交流,不涉及印刷和文化产品,是免费的非经营性网站。 

名誉站长:孙书柱、桑恒昌

By D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